www.flickr.com
items in Muslim Cultures More in Muslim Cultures pool
图像是另一种记录

2008年12月31日星期三

傲慢的诸神(第二部分)Muslim viewpoint read Mumbai attacks

安然/文

二、愤怒的婆罗门

_1785252_pg_hinduman

中学时代的历史知识告诉我们,婆罗门教是印度的上古宗教。但没有提及今天印度的国教印度教与之的亲子关系。公元前6世纪,佛法的昌盛曾让婆罗门教趋于没落,直到公元5世纪出现商羯罗这样一位大哲学家进行宗教改革才使印度教重新复兴,为世人诟病最多的种姓制度却得以保留,也成为日后印伊冲突的起因之一种。从古至今,都有大量来自印度教低种姓的“不可接触者”皈依伊斯兰教,愤怒的印度教高种姓阶层将歧视从旧日的贱民转嫁于伊斯兰教身上,将伊斯兰教等同于贱民的宗教。

出于建构印度教国族主义的需要,独立后的印度人将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穆斯林统治想象为印度的黑暗中世纪,将伊斯兰教说成是入侵者的宗教,进而从这个简单的前提得出一个惊人的逻辑推断:入侵者的宗教必是仰仗武力传播。这种说法流毒所及,中国也就有人想当然地附会道是伊斯兰教毁灭了西天的佛教。

1、 伊斯兰武力传教问题

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于公元7世纪初在阿拉伯封圣宣教,公元8世纪伊斯兰教即传入印度,到公元15世纪莫卧尔帝国统治印度时,穆斯林在印度次大陆的政治势力达到顶峰,其信仰的宗教被汗王们奉为“国教”。

莫卧尔王朝的宫廷绘画 两位汗王的相见

(莫卧尔王朝时期的宫廷绘画 表现的是两位汗王的相见)

##CONTINUE##

令人奇怪的是自始至终伊斯兰教并未超越印度教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印度国教。按照那种流播甚广的伊斯兰教是“一手持经一手持剑”进行传教的说法观之,强硬的回教徒完全能够运用历史上长期的优势地位迫使印度人皈依自己的神,但察看印度国内几大民族的信仰变迁史,他们确实有过改信行为的发生,却往往是从佛教、耆那教转向了印度教。这包括了印度本土一系列古老民族,她们今天的人口数量级大都在一亿之上,构成了印度人口的主体:泰卢固族原信佛教和耆那教、西孟加拉族原信佛教、泰米尔族原信耆那教……有些民族的名字甚至列于三藏法师的《大唐西域记》中,谓其“邪正兼信”。

至此,所谓佛教在其法轮初转之地的消亡要归因于穆斯林的说法应该是难圆其说了。

447px-ShujaAurganzebMurad

(画面上的三人是莫卧尔王朝的三位王子)

Technorati 标签:

2008年12月30日星期二

傲慢的诸神(第一部分)Muslim viewpoint read Mumbai attacks

安然/文

孟买的枪声将人们的目光引向南亚次大陆那块古老的土地,据说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印度教有多达3.3亿位大小神灵,8亿印度教徒平均每三人即可分得一“神”。如此泛神的宗教与认主独一的穆斯林之间在宗教观上必然势同水火,而近代以来随着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兴起更使二者的关系变得日趋不睦。世界印度教大会(一度是执政党之一)宣称只有赞誉印度教种姓和民族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那些拒绝同化于印度教的民族,印度没有他们生存的余地。傲慢的诸神让印度国内一亿穆斯林在国家认同上都变得异常艰难。

印度教女神

(印度教女神)

一、能开口的诸神

就像事先备好了剧本,孟买那头儿一开打,媒体这头儿就如获至宝地从互联网上捕捉到一个之前寂寂无闻的组织“德干圣战者”的声明,声明了无新意:释放在押犯、改变对穆斯林的不公对待……全部信息里有用的只是其中包含的穆斯林因素——对不起,只要事涉穆斯林,任何冲突都可以简化为恐怖主义。

##CONTINUE##

作为现代社会“无冕之王”的媒体在讲述恐怖主义事件时实际上有着预设的判断,并通过后续跟进的不断爆料式报道为民众的想象指路,最终将大众的怀疑定格在事先选定的对象身上。尤其是在中国这样对各种媒介都力图操之于手的国家,各种声音里多有国家主义的调子。在有着一半穆斯林父系血统的奥巴马即将开启新政,在小布什黯然离去之际,出于对穆斯林——这一异己文明的刻骨仇恨(一种古老的文化心理),有些人是不愿意看着“反恐”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而政治家们在找到新的更加合适的“敌人”之前,也不愿意放弃“恐怖的敌人”这张让治下民众深感恐惧的牌。沉睡于恐怖之梦将让人听凭强力的保护并服从它的控制,也将人们的焦虑部分地从真正要命的社会资源的再分配问题上引开。

所以,一切爱国愤青和媒体联合起来,他们脑筋急转弯地想到了穆斯林的新疆,反恐不能停歇,要为它煽风点火,新一轮伊斯兰恐惧症在对穆斯林文明与族群众口铄金的毁谤中彻底爆发啦。

网络之上烽烟遍地,“中华”、“铁血”论坛自不必论,中国穆斯林自己开办的网站、博客上也有小将前来声讨,或者叫“交流”。但交流真的是自由的吗?在我看来交流始终是单向的。他们可以肆意以“极端、恐怖”的话语油彩涂抹伊斯兰的面孔,沉默的穆斯林又何敢对汉文化做出自己的主观评论。在他们的头顶从来都悬挂着一柄“民族团结与分裂”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因言贾祸的国度里,在多数对少数的暴政下,所谓的交流更像一轮又一轮的兴师问罪、反复纠缠的精神折磨,为自己辩白更能激发对手的征服欲;同时,作为文化弱势的一方,穆斯林青年又缺乏从历史与现实中举证的能力,剩下的只有“全面招供”一途了。但除了几个回奸脸谱的人物跟在大汉人屁股后边鹦鹉学舌(他们大概认为鹦鹉说话也属于言论自由的范畴),那些掌控着话语权的诸神们是不能让穆斯林顺服地接受大卫星式的“恐怖”胸章的。

无论是所谓冷静、理性的新闻语言还是愤青们的暴力语言都受着一个冷酷的先验意识形态的支配,他们总是从现实政治的角度窥视一个古老、伟大的文明,他们将伊斯兰教描绘成野蛮、暴力、无法融入现代性的不稳定策源地,以此将盘根错节、诸种势力合谋导致的复杂矛盾单方面推诿于穆斯林,也单方面地隐匿了己方所犯下的殖民侵略、种族压迫等种种不光彩的暴行,正是这些暴行激发了伊斯兰世界的无比义愤,为圣战者的行为涂上了悲壮的殉道色彩。

12 Zakharia - Martyr

要一扫孟买迷雾就必须回到历史中去,我准备以一个穆斯林的视点透视印度这座宗教与种族的博物馆,追本溯源解读袭击案以前发生的故事。在此过程中不要奢望我能够做到“客观平衡”,我将坚守自己的立场。每个人看待这个世界都从自己固有的立场出发,无论他对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否有着清晰的认识。当一个回族人以汉人的立场发言时他已是汉人。我要做的就是尽量不“斜视”问题,尽量从文化的层面解释穆斯林目前所遇到的尴尬。如果我的文字中能包涵部分的真理与真相已是大快吾心。

Technorati 标签:

2008年12月24日星期三

(立此存照)被“修正”的言论

尊敬的中穆管理者们:

赛俩目!

对你们为穆斯林事业所付出的劳动,我深表敬意。最近,我在论坛发言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一时之间感到很困惑,本来我是准备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但在与一位超版交流后,我决定还是将问题公开提出来,希望论坛方面能在深入调查后做出有效回应,以此消除我在参与论坛讨论时的疑虑,也有利于论坛日后的健康发展。

我发现自己的帖子被经常性地“修枝剪叶”,或是措辞被改换,或是整段话地不翼而飞,这位辛勤的“园丁”十分关照我,力图让我的发言更加像是无刺的玫瑰,更加暗合他心目中的“政治正确”。

可是我却很不领情,因为他的做法让我感觉自己在被歪曲。就像一株盆景,被人按照某一文化上的审美趣味刻意修剪、矫正成那个模样,在有人看来是有“龙钟古态之美”,在这株小小的植物而言却是以一种病态的生长为代价的。

##CONTINUE##

相比于这种紧随其后的 “修正”,我更加怀念过去被删帖与屏蔽的待遇了。因为被修正的言论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在不知情的善良人们看来却好像是我已经提前享受到了这样难得的“自由”,我的被操控的发言被用来像盆景一样装饰着“天下太平”,我的立场被偷换成了他人所需要的立场。但如果是删帖或屏蔽,起码表明某人的立场与我不同,人们看了他的一贯正确的套话加废话,心中也就大概可以明了鄙人被封杀掉的想法啦。

可是,他们连表明立场的机会也并不留给在下,呜呼!修贴实在是比删帖与屏蔽更其严重之强奸民意呀。

而且,这位仁兄手法高明,竟然让修改后的帖子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连超版得知后也无不疑惑(超版原话:版主编辑帖子后会出现编辑痕迹,在技术上是不能消除的)。改贴事件首创于“时事论坛”,再现于“穆青广场”,前者被“旗帜”版主的一封措辞委婉的劝诫短信所认领,而后者至今成迷,到底是谁的权限如此之大竟然达到了可以肆意操纵整个论坛的地步,再或者是论坛存在技术漏洞让网络上的“大内高手”如入无人之境?

中穆人才济济,对新媒体的认识比较清晰,是我一向看好的伊斯兰人自己的言论平台,可是好事多磨,在经历过一次让我倍感痛苦的退出风波后,我不想再鲁莽行事,我等待着兄弟们的答复。

谢谢!

安然

2008-12-24

供查阅(如果它还在的话):http://bbs.2muslim.com/viewthread.php?tid=86744&extra=page%3D1

2008年12月20日星期六

答谢赠书

姐姐,色蓝!

书已领回,当我提着那两大包书,奋力地走在从收发室回家的路上时,心中忽然生出疑问:你是怎样将这二三十斤的东西抱到邮局去的?继而就是寒冬里内心温暖的感动,所有的不快一起冰释。

将这二十九本书一一取出检视,不得不感叹你是知我的。

金吉堂先生的《中国回教史研究》、傅统先先生的《中国回教史》是早期回族学的开山之作,我欲得而不得久矣,奈其皆出版自民国二十年代,难得一见。

西北马通先生的《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与我多次擦肩而过,年少时视此种艰深的学术书为畏途,待至对大西北回族惊心动魄的历史略知一二,充满进一步深入探察的渴望时,却发现书店货架上的书早已不知所踪。

回望历史,元代回回最受统治者重视与礼遇,蒙元政府的行政首脑多从回回人中简拔,在地方政府机构中也设立与蒙古长官平行的回回官位,蒙古对中国的统治离不开回回。那时,回回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字,阿拉伯文、波斯文尚通行在来到中国的回教徒中。八百年光阴荏苒,老回回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身世,回族民间对自身这段历史变得十分隔膜。南开杨志玖先生的《元代回族史稿》正是要以文化与历史之力接续起一个民族的血脉,让后人们抚今追昔,再思未来。这本南开大学出版社在2003年仅仅印制了1500册的名著,过去我也只是听闻而已。今日翻开书来,发现书中附有一章,专讲“海瑞是否回族”,有趣,要读。

giftbook

##CONTINUE##

我在郑州二七广场附近的旅郑清真寺里买到过宁夏吴建伟先生编辑的《回回古文观止》,知道他在古代回族知识分子作品的搜集上用力甚勤,你又寄来了他的《回回旧事类记》,此书似将古代中华典籍中涉及到回回民族的文字完全包罗了!

你寄来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六册让我终于补全这套书,说来汗颜,一个自矜于天方苗裔的人对阿拉伯仍像雾里看花。

上面所举不过寥寥数本,余下赠书中的大部分有关回族文史方面的书,我已不及细夸。其实,最初我是惊喜于群书中夹带着几本汉人的书:《窗外与窗里》(王安忆)、《陆文夫散文》、《新疆词典》(沈苇)、《伶人往事》(章诒和),这四人的笔墨婉约而深沉,尤其是章诒和先生和沈苇,向为我所欣赏,不知你是如何猜中我的心事的?我可以读章诒和所写的马连良往事了,这段时间总是想起这位回教出身的须生泰斗;沈苇是爱新疆的,是爱维吾尔文化的,他的现代柔巴依写作如果在维吾尔文人中间推广开来是能够重新激活一门古老的艺术的,读着他写的二道桥,各个店铺、街巷、食物、人群、清真寺重新变回了我脑海中的画面,他真是熟悉到了“如数家珍”的地步,让我艳羡不已。有时,我会感觉自己在精神层面更亲近汉人,之所以不断书写自己的民族只是因为她如我身背的骨肉,一种情感的负累……如果可能,我愿在竹林间与士族女子说文,在大漠深处的村落里与西域女子娱情,两大文化皆吾魂牵梦绕之情人也。

安然再谢!

2008-12-20

附书目:

1、 《月暗吴天秋雨冷》(考辨余秋雨散文文史差错)

3、《民族宗教论集》

4、《元代回族史稿》

5、《回回旧事类记》

6、《中国回族金石录》

7、《中国回族史》(邱树森)

8、《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

9、《民族宗教论集》(白寿彝)

10、《回族人物志》(白寿彝)

11、《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马通)

12、《中国西北伊斯兰教基本特征》(马通)

13、《中国伊斯兰教派门宦溯源》(马通)

14、《穆罕默德传》(<埃及>穆罕默德·胡泽里 宁夏人民)

15、《中国穆斯林朝觐实用手册》

16、《回族穆斯林常用语手册》

17、《中国回教史鉴》(马以愚)

18、《中国回教小史》(白寿彝)

19、《中国回教史》(傅统先)

20、《中国回教史研究》(金吉堂)

21、《新疆词典》(沈苇)

22、《伶人往事》(章诒和)

23《陆文夫散文》

24、《窗外与窗里》(王安忆)


Technorati 标签:

2008年12月9日星期二

吾族众生

图文/安然

吾族名回,传自西方;落叶中土,千载生根。
虽着汉服,虽通汉言;回教子孙,本心不泯。
清真其俗,故国难忘;惟精惟一,笃念真主。

吾居海右,源出西关;高祖已远,奄有九脉。
宰牲佳节,图影记之;归而再览,感慨万端。
安乐艰难,人世种种;举意全美,吾族众生。


2

##CONTINUE##

5

1


3

6

7

4

2008年11月23日星期日

我们不是活死人

安然/文

我本不想言,读过《圣学复苏精义》的“劝善戒恶”篇后却感到不得不言了,因为知而不言者是在放弃一项特定的主命。大约在一千年前安萨里巴巴就告诫过穆斯林社会:倘若劝善戒恶不存在了,放弃了分辨善恶的努力,则会导致圣品失效,宗教颓废,衰败蔓延,迷误横行,无知普及的灾难——“我们曾经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

今欲陈说的穆斯林论坛时事板块的乱象,虽处网络一隅,却也是整个穆斯林社会衰败的阴影在其网站之上的笼罩。大量不符合穆斯林价值观的言论充斥版面,像洪水一样冲淡了网站的穆斯林性质,淹没了本就微弱的主人的声音。这样的言论形形色色,或是对穆斯林群体的丑化,进以挑战穆斯林个人的族群认同感;或是在时事热点问题上释放先入为主的错误信息,达到混淆视听,转移视线,误导穆斯林民众的目的。发言者的身份则不外乎两种,一是以穆斯林面目示人,一是以好事之徒的口吻挑衅。他们能够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在论坛中,显露出职业化的特点。这些网络操盘手,江湖人称“五毛党”,朝廷钦命“网络评论员”,不仅分布在各大BBS、热门博客上,看来也早已“打入”穆斯林网站内部,利用穆斯林青年在信仰上的弱化、思想上的无力,在舆论导向问题上轻易发动了一场静悄悄的同化战争。他们的众声喧哗,我们的沉默无奈,正在让穆斯林网站与大众网络之间削平差异,完成低俗的同质化、亢奋的娱乐化。

##CONTINUE##

我们之中确实存在着“内鬼”。而且高明的内鬼有着人的画皮,不肯立时现形。你若质疑他们,他们会还以“歹猜”之辞,这一招“神龙摆尾”也往往能使大多数穆斯林变得哑口无言,真可谓是以穆斯林之道还治穆斯林之身。我们穆斯林对自己的宗教长期失于研讨,对日常的观念停留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一知半解上,才让敌人能够有机可乘。安拉从没有剥夺人心确认善、否定恶的能力,他也从未令穆斯林成为不能用脑的愚民,分辨善恶不仅源于人性的本能,而且真主将之与礼拜、天课相提并论。“如果我使那些人在大地上成功,他们将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劝善戒恶。”(22:41)也有一种以新思想相标榜者用“言论自由、应该包容不同观点”为自己辩护。言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重要原则,但那些人却未必是自由主义的信徒,他们也未必允许我们拥有言论自由的独立。他们热衷转贴的体现官方民族主义意志的帖子就是在信息控制的潜规则扶持下占领中文网络的,散发着五千年一以贯之的惟我独尊的陈腐恶臭。遇到新疆出事,他们就说维吾尔人“杀回灭汉”;遇到拉萨闹事,他们又说藏人要“杀回赶汉”,可怜一个“回”字被玩弄于他人股掌之间,成为种族政治的一枚无辜棋子。

穆斯林应该吸纳全人类创造的各类思想成果,包括“言论自由”在内的自由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当然应该拥护自由主义的到来,因为自由主义的民族观认为国家的正当职责就是在其国界内保护和促进民族文化和各民族语言的繁荣,这对穆斯林在中国争取少数应有的权利显然是一件好事。但言论的自由度注定要受到这个社会内部公认的道德伦理的制约,具体到穆斯林网站,就应在其内部建立起一套以伊斯兰伦理为基础的论坛管理制度,让网站尽可能地发出伊斯兰的真实声音。

对于那些以“污水”灌穆斯林论坛的人,请用你的口舌、键盘与之战斗。这是信仰的一种。有人请教圣门弟子侯宰法(愿安拉喜之,先知曾将有关伪信士的学问专归于他)何谓活人中的死人?侯宰法说:就是不用手、口舌、心灵制止罪恶的人。

Technorati 标签:

2008年11月9日星期日

马兰的《情感世界》

文/安然

山西长治的马兰先生是一位很爱回族的回族作家。这是一个容易招致反对的说法,有人会不服气地抗议:“有不爱回族的回族作家吗?”有的,在一个政治上无权、经济上落后、文化上受猜忌抑制的边缘族群中,出现这样的离心现象并不罕见。当一个人在他的写作生涯中几乎从不提及自己的民族身份,毕其一生未写过回族的一事一文,对自己出身的母族的历史与文化充满无知时,他对回族能爱得起来吗?回族一词除了暗示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血统外,更具实质意义的是其在历史的风刀霜剑侵袭下日渐褪色的穆斯林文化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回族一词在这个时代被滥用了,真正的回族作家并不多,其中马兰的写作以极具民族风骨见长。

##CONTINUE##

从1988年到2008年,马兰出版的长篇小说、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民族专论等各类作品共计十种,像《风雨回回情》、《飘扬的绿旗》这样倾注了作者的忧伤与骄傲的书名能让人的脑海间猛然浮现出那个民族的悲壮身影与历史画卷。当其他人还将回族话题视作禁区时,马兰就从他的清真三道营走出来,奔赴回民的黄土高原、洱海之畔的大理国,以他的笔续写这个民族曾经中断的记忆与血脉,直面她的落寞与困惑,以浓浓的民族情结与使命感为回族人鼓与呼。

一个作家的写作风格不可避免地受到生长的地域文化的影响与局限。生在帝乡的张承志的作品以其深厚的学养散发出一种馥郁华丽的贵族气,根在西海固的石舒清所写的小说有一种迎面而来的乡土气,而马兰的情感与姿态则本真地来自民间。他自命名士,却一身布衣;他孤傲不群,却也时常流露出怀才不遇的伤感。他像一只飞在荆棘丛中的无脚鸟,无法飞得像张承志那么高,也无法像石舒清那样把自己低到泥土里从而真正参透了那一方民众的心事,他只能一直飞下去,唱着血歌,也伤了自己的羽毛。回族人的面貌千差万别,几乎无法概况,共通的只有念兹在兹的伊斯兰。

在马兰的新散文集《情感世界》中有这么一段记游:


“我喜欢并迷恋异地的土语方音。云南话,乐感很强,尤其是那加重语气的‘噢’和应答的‘嗯’,音节拖长配之以表情,无拘无束。那时,尚不谙二十三年前发生在这古镇中的刀光剑影。予我印象深刻的是小镇中毫无规则的自由贸易摊点,可谓星罗棋布。巷道交错,青瓦白墙。在清真寺做完宵礼拜,兴之所至沿细巷转悠,爱戴编制精美之窄檐草帽的男女们捉对儿闲逛纳凉。我自顾玩赏老街的石板路及路旁低矮的小阁楼,年代久远的雕木门窗。各色小店,在夜色中亮着光线昏暗的灯,电视机和卡拉OK则以强劲的现代派风格送人以别样情怀。”(《盘溪之行》)


这样一段如画的边城风景写真出自一位给人留下刚硬印象的回族作家之手,有些出乎我的意外,希望一直在路上的马兰先生能有更多好风景可赏,能有更多好心情在怀。

malanbook

Technorati 标签:

2008年11月4日星期二

注定要庆祝

victory

图文/安然

从马尔科姆·X、马丁·路德·金到这位侯赛因·奥巴马总统,美国黑人盼到了自己的“出头天”。“出头天”一语,如果用闽南语或曰“台语”来发音,一定更有味道。1996年,台湾本省籍的李登辉在首次总统直选中大获全胜就曾被视作台湾人结束两蒋大陆人统治的“出头天”。

历史上的弱小民族都经历过一个无声的“默片时代”,无声即无思想,无声即无权……具有讽喻意义的是时代的先声往往选择那些在殖民化教育中完成启蒙却最终走向叛逆之路的民族主义精英发出。

##CONTINUE##

马尔科姆·X幼时失怙。在他四岁时,身为黑人解放运动领袖的父亲就死于非命。X的学历不高。但金牧师和奥巴马则都拥有博士的头衔,分别是波士顿和哈佛的高材生。这让他们二人深受西方古典修辞学的熏陶,金的《我有一个梦》和奥巴马的《更加完善的联邦》都是关于美国种族问题的演讲杰作,不仅富于雄辩,而且通篇充满了华丽的辞藻。梁文道就曾说过“奥巴马的胜利是修辞学的胜利”。事实似乎还不完全如此,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马尔科姆·X同样是一位魅力超群的演说家。他担任美国“伊斯兰国”发言人期间曾用激动人心的演讲为该组织在黑人中间聚拢了空前人气,让人不得不艳羡黑人确实拥有着上帝赋予的独特口才。

马尔科姆·X是穆斯林,马丁·路德·金是基督徒,而全名为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的那个人则是穆斯林和基督徒的混血儿。在美国黑人争取与白人平权的历史过程中,黑穆斯林运动和新教化的黑人民权运动是振翅高飞的两翼,宗教不仅不是所谓的精神鸦片,而且成为了被压迫者追求解放的道义依据和无穷动力。

当西元18世纪的白人殖民者将一船一船的黑人奴隶像牲口一样运往新大陆的时候,他们根本无从想象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名黑人将领导这个国家。“劣等民族”的魔咒失灵,会令残存在这个世界某些角落里的种族政治如芒在背,会令备感挫折的寒意心灵看到一丝解冻的希望。

在写此文之前,我首先想到的是更具悲情色彩的马尔科姆·X。他是一位在黑白之间很有争议的政治领袖,但在历次美国黑人伟大人物的评选中,他和金牧师都能进入前三位。他言辞犀利,不惜声言与白人三K党人动武,却手无寸铁地死在演讲台上。Malcolm X的话能打动黑人的心,也打动过我的心——“我憎恶——我体内流着的那个犯下强奸罪行的人的血,直至最后一滴。”从此他改姓X!当年我从张承志的《真正的人是X》上读到这句话时,X对白人奴隶主残暴历史一针见血的揭示令二十啷当岁的我热血沸腾、浑身颤栗,如今这也是他于我记忆最深的一句话。

他是如此偏激又是如此迷人,他曾向自己的黑人民众辩解:“有人把这叫做仇恨教育,这不是仇恨教育,这是爱的教育。如果我不爱你们,我就不会告诉你们这些;不爱你们,我就不会站出来。”

Technorati 标签:

2008年10月26日星期日

礼物两件 秋粮一份

忽至两件礼物,一件是大通回族自治县的文学期刊——《老爷山》创刊号,上面登载了我的一篇近五千字的小说《邂逅大明宣德炉》(编者有删节);一件是伊斯兰之光工作室的赠书:一本沙特阿拉伯圣城麦地那法赫德国王《古兰经》印刷局荣誉出品的《古兰经中文译解》精装硬皮书。知感真主。

gift

##CONTINUE##

今年初,在昆仑山下一所回族女子中学执教的冶兄生福就向我催稿,鄙人担心自己文章的风格不合于官刊要求,一度推脱。但冶兄诱之以“薄有微酬”,并他还是我在昌吉笔会时的室友,盛情难却。故这次,也收到大洋100,算作饥馑哀号之时的一份秋粮。

现在回想起来,写那篇小说时正在读老舍的《离婚》和静观先生的《人间词话》,京味语言、市井人气和境界之说都对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吾本就一赤子,所以,推崇尼采“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的王国维轻易打动了我,我也在《邂逅大明宣德炉》的写作中努力贯彻着“真感情、真景物”的标准。但冶兄是如何看重这篇小说的,也许和文中的一段文字有关吧:

“就在这时,我看到了广场一角里的他们。你一定见过他们,在都市的公共汽车站、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里,他们身上搭着几张色泽鲜亮的动物皮毛,头戴白色小圆帽,沿街贩卖。我最早是在九十年代才在街头见到他们,那最初的景象真是吓人一跳,他们的面目、打扮活像一群身着兽皮闯进城市里来的游牧人。那是我自西北来的远亲,虽然我与他们往日形同陌路,今日也无交情,但此时我突然就有了要与他们分享快乐的冲动,一件和回回有关的东西终于回到了回回手里,这样的小快乐对那些小人物也难得。”

这些人或许就来自青海,或许还是冶兄的乡人。

出版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那本薄薄的《回族简史》里就曾豪言明代回回“行赉居送,千里不持粮”,古之佳话于今网络时代自有新版,余闭门谢客日久,却多曾获远隔千山万水的异乡族人馈赠之秋粮,心下感愧,不及言表。

2008.10/26

延伸阅读:《邂逅大明宣德炉》

Technorati 标签:

2008年10月21日星期二

正是愁时候

安然/文

我要走了,我不想等到一个白色的乌鲁木齐。虽然那意味着我会看不到古尔邦节的麦西莱甫、吃不上在严寒中吱吱冒着热气的肉串,也再不能到老巴扎广场附近的那家维族餐馆去要一份拌着葡萄干的金黄抓饭,慢慢享受异域的黄昏,至于店家奉送的那碗自制冰酸奶也将成为酸甜的回忆……但我必须离开,美好的日子越临近,我就越紧张,因为我不知道它是否如我在想念中的那般美好,在没有纳格拉激昂鼓声的斋月里我听到的是那个寂寞文明的悲泣。我将要离开那座城市时,我决定买几件带有宗教印记的东西回去。不管我有多汉化多西化,在我的心里总有一个安拉在最后的关头把我呼唤。与这里空气中的龃龉不同,在故乡这样的龃龉是稀薄的。

2476055466_1714a3c5f1

##CONTINUE##

在一个权势者提倡营造幸福幻觉,而对疼痛和耻辱加以选择性遗忘的时代,以文为业的人应该写点什么,应该为人类奉献何种思想,在写与不写的进退之间,我的心常摇摆。在乌鲁木齐的那几个月里,这颗心就曾剧烈地动摇过。乔治·奥威尔说过:在专制时代结束之后二百年,散文不会产生。他的话简直就是我要说的大不敬的话,一个习惯了顾虑重重、如履薄冰的灵魂怎么会写下自由散漫的文字?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的这篇文字仍旧不能算作真正的散文。所以,文人总是会讲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这是他为人所轻的原因。只有不畏死如司马迁,才能做到不虚美、不隐恶。那是一种极难企及的标高,中国两千年再无出其右者。

这种选择上的两难,我是常常困惑的。

好在挑选礼物没那么困难,我可以清楚地表明自己对伊斯兰的偏爱。

当日,我初见这片土地就如犹太人生来第一次见到耶路撒冷那段残破的城垣一般。

二道桥街头走来走去的维吾尔面孔几乎让我幸福得落泪,一时间,我出现了时空错乱,感觉自己终于回到了祖先传说中的国度。

二道桥是纹在这个没有多少历史的省城(乌市不就是迪化吗,1884年中国在西域建省之前,它不过由一处驿站起家)身上的一小片阿拉伯花式的刺青,野性、随意,不愿被纳入体制,它的天空由十几座清真寺的尖塔撑起,是乌鲁木齐唯一值得我赞美的地方。

我的礼物只在那里才能寻到,它们是我从那里带走的一丝灵气。

(一)叶尔羌小刀

那是一种被装饰的很华丽的刀子,几乎丧失了它的实用性。在我看来,它体现了维吾尔的一种民族性:崇尚美,在生活的细节之处张扬着不屈不挠的审美情趣。出自叶尔羌者还有很多,据说张承志去清真寺礼拜时就喜欢戴一种名为叶尔羌花帽的帽子。叶尔羌有着维吾尔人最后的汗国,维吾尔的十二木卡姆(木卡姆为阿拉伯语借词,意为大型音乐套曲)出自叶尔羌汗国的宫廷,当地人一直守护着十二木卡姆的编制者阿曼尼莎汗王妃的麻札,视同圣墓,她的身边还有她小儿子的坟茔,她正是因生此子死于难产,母子二人生死相依。最后的叶尔羌汗伊斯梅尔的去向被人们附上浪漫的色彩,说他前往阿拉伯朝圣,一去不归,以此掩饰这位不幸的君王于1678年被掳的命运:民间的意志让这位汗王只是失去了地上的王国,而得到了去天上王国的荣耀。最近登上央视民歌大赛舞台用他们火一般的歌喉唱了一番的五位刀郎老艺人,同是来自叶尔羌两岸。是的,叶尔羌是一条河,我将她与华夏人的黄河等量齐观,不是吗?她们同样以自己并不丰沛的浑黄乳汁养育了一个民族,她们是平等的。

(二)刻着经文的铜茶壶

kettle

当一个民族把自己的宗教渗透进枝枝叶叶里,成为文明的本身。那么,这种宗教是可以被毁灭的,却无从被剥离。

新疆作协的刘亮程曾写下这么一段伤感的话:“我把自公元十世纪起伊斯兰教传入新疆,视为西域大地上两千年来发生的最重大事件——它直接改变了当地民族的心灵。而现在,无论我们付出多么巨大的努力、多么持久的耐心,到头来能够改变的也只是人们的生活环境。”(《无法说出》)曾经的沙湾农人、汉人刘亮程已爱上那块大地上的原住文化,这在他的散文集《驴车上的龟兹》上一览无余。因为相信他的人品,所以我也愿意相信他的话,即使这种笔法有太多诗意而掩盖了刺目的现实。

那壶周身金银相间、美不胜收,那卖壶的维族丫头比壶更美。

我已说不清自己漫步在苏碧怡大厦中时是被壶吸引了,还是为她停住了脚步。她身着一袭绉花黑丝袍,头搭盖头,站在微暗、柔和的柠檬色灯光下,花枝俏丽,不由令偶见者怦然心动。很多异族美女神秘、优雅、清瘦的脸庞挂着冷傲的冰霜,像寒梅,她是温和的。我尊重并捍卫梅的精神,但仍存亲近之意,那不是恶意也无非份之想。

“看看嘛。”生硬的汉话从她齿间说出,听起来是那么娇憨有趣。

我走进她的那爿冷冷清清的小铺,之前,我就想买一把壶回去,新疆的茶让我留恋。下车伊始,朋友就请我吃正宗的拌面,拌面的滋味还吃不惯,那壶散发着玫瑰香气的茶却萦怀难忘。后来,我写诗赞过:第一次饮下维吾尔人的玫瑰茶/就嗅到死去玫瑰转世的芳魂/但让我终日啜饮/却不能/那个以不死的双脚跳舞的民族/我无法成为你的一员。

与她在一起,我都不好意思打价了。付款后,我问她壶侧身的那段繁复的阿拉伯经文是什么意思时,她倒笑眯眯地反问我:“你不认识的吗?”

她大概早就注意到我头戴白织帽的样子了,可我和她一样啊,虽执着于宗教,却始终立于教门之外不得入堂奥。

那壶伴我远走异乡,我的故乡,它的异乡。它寂寞地立于博古架上,再没被用来做茶具,时过境迁,我已无品茗的雅趣。只是我还记得独守一间小铺的她,并因此常想起一句描摹美人的旧句子:个人风韵天然俏,入鬓秋波常似笑。她那眉眼有几分像。

用茶作拟,南国西子是清茶,她是一杯用叶尔羌河水烹制的浓浓红茶。

(三)晨光

与虚有其表的国际大巴扎相比,山西巷附近由那些兜售小商品的维族人自行组成的路边市场倒像真正意义上的“巴扎”。每当有机会去那一片儿,车到南门,我就换做步行。只是我这面孔的人在那一路上有些显山露水,其实,我更想像一个风尘仆仆的南疆汉子刚到乌市就直奔那里、挤入那灰蒙蒙的沉沉人流中,那样的念头一掠过脑际,我就有种软溶溶、暖融融的感觉。

人群中有高声叫卖的男人,也有一语不发的沉默女子,手中都擎着货,不过三四件,毛袜、衬衫、夹克、牛仔裤……是一些做工粗糙的低档货。看起来,来赶集的密密层层的人们好像要多过这里的货物似的。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市场时,触目惊心到不能接受,后来一夕而悟:那不就是匮乏的贫民世界中的真实吗?

xinjiang1

从著名的热比亚大厦到苏碧怡、阿布力孜大厦,这条路上的风景,我谙熟于心;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到戴着礼拜帽健步如飞,我的心态越来越像从小就在南门那些后街老巷长大的新疆回族,白帽是我身份的表白,也是我的护身符,只偏安在老城的一角。

重要的是感受,在我的那群远亲之中,我可以鲜明地感受到我的宗教,她穿在人们的花衣之上,吃进肚腹之中,表现在自家楼宇渴慕天方的形制上,活在男女老幼不变的信念里。真主眷爱那片土地,所以让那里的宗教生活化,生活也宗教化。我流连此方,无怨无悔地让自己沾染那里的气息,也有学习之意。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平衡艰难与坚毅,输诚于天命与人道,而非不义的坚船利炮。

我就曾在阿布力孜大厦的一处柜台前流连,那里摆卖着各种将生活宗教化的器物:绘有经文的挂钟、雕有圣寺的怀表以及软的、硬的、丝织的、金属的大大小小、五色斑斓的饰物。当我即将远离这里的时光之际,就有了这样朦胧的意识:能带走一块表也好啊。

我看了多次,最终选下一块黑底金字的石英钟,接待我的是一位蒙面的女人。噢,她几乎无法说出一句汉文,这令我反添对她莫名的敬畏。

我问她,这上面写的是阿叶提吗?她的眼睛之中闪现出惊讶的光,连忙点头。当我继续询问阿叶提的含义时,她赶忙回身找来一个老板模样的维族男人,然后,用急切的语调说:“他,哈菲兹!”这是一个盛产哈菲兹的民族,古兰经的音韵流动在他们的血液里。

他连说带手势地告诉我,那是第93章。

她先前报给我的一定是底价,以致老板收钱时有点失望有点无奈。

当我在故乡翻开自己的古兰经,欲弄清那片神秘的如画文字时,当我如今千里回首时,正是天道立秋,一片肃杀的愁楚。

绝望的人却发现这章经文直指自己此刻的心结,那古老的声音令自己心生羞惭与感动,他说:

凭清晨时光

和宁静的夜作证

你的主何曾舍弃你,他也从未厌弃你

你的后来一定好过先前

你的主一定会赏赐你,你将因此而满足。

他不曾发觉你是孤儿而保护你吗?

他不曾见你迷茫彷徨而引导你吗?

他不曾发现你生计匮乏而令你富足吗?

所以你不要苛待孤儿,

也不要赶走乞丐,

要宣扬你主的恩典!

(完成修改于2008-10-21)

Technorati 标签:

2008年10月17日星期五

记住!我是阿拉伯人(سجل، أنا عربي)

Darwish

——纪念伟大的民族诗人达尔维什(Mahmoud Darwish)

文/安然

10月5日,全世界在纪念他;10月5日,我们这些穆斯林可曾想起这样一个的名字:穆罕默德·达尔维什(1942——2008),并向他致以敬意?

在柏林国际文学节的呼吁下,2008年10月5日这一天,全球数十个城市用多种语言举办达尔维什的诗歌朗诵会;在中国的一角——香港尖沙咀美丽华中心商务印书馆,《今天》和《字花》诗刊举办了专场朗诵会。这条消息也是我事后从广东诗人黄礼孩的博客上得知,我们都是迟到者……

我第一次听到达尔维什的名字是从萨义德那里:一个陌生的巴勒斯坦流亡诗人的名字,它已像电视上司空见惯的冲突画面无法撼动我疲惫僵直的神经。直到他死去,让他与他的作品有了新闻卖点,我才得以从中了解更多,并决定把他的一首怀乡之作写进自己并未完成的新疆小说里。

remember-Darwish-1

我看了卡塔尔半岛台关于拉马拉(注:巴陪都)8月13日那场葬礼的新闻短片:国葬、赞美、棺椁上覆盖的旗帜、少女动人的泪痕……尘世一切哀荣此刻集于一身,那是一个真正的民族诗人该得的。之后,他就要住进自己的诗集,寂寞如初……但当我获知这个世界上的作家和诗人们在不同的地方接力般地又一次集体纪念他时,除却一份别样的穆斯林兄弟的感动外,开始极有限地思索达尔维什之于这个世界的意义:他何以重要?

##CONTINUE##

正如美国的巴勒斯坦裔学者爱德华·萨义德所说,在穆罕默德·达尔维什的早期诗作中可以找到巴勒斯坦人在流亡之苦中重新整合民族身份的努力。身份是人的一种记忆,是在不断追问“自己是谁”,并做出回答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记忆。达尔维什的名篇《身份证》就是一首通过诗人的个人化写作呈现民族记忆的杰作:

IDENTITY CARD(身份证)

Record!记住!

I am an Arab我是阿拉伯人

And my identity card is number fifty thousand我的身份证是第5万号

I have eight children我有8个孩子

And the ninth is coming after a summer今夏我将迎来第9个宝贝

Will you be angry?你会生气吗?


Record!记住!

I am an Arab我是阿拉伯人

Employed with fellow workers at a quarry 在采石场做工的工人

I have eight children 我有八个孩子需要养育

I get them bread 他们的面包、衣服、课本

Garments and books

from the rocks.. 都开采自岩石

I do not supplicate charity at your doors 我没有在你的门前乞讨

Nor do I belittle myself at the footsteps of your chamber 也不会在你的枪口下卑躬屈膝

So will you be angry? 你会生气吗?


Record!记住!

I am an Arab我是阿拉伯人

I have a name without a title我有名字却没有名衔

Patient in a country我是病人

Where people are enraged在一个群情激愤的国度

My roots我的根

Were entrenched before the birth of time深及生命诞生之前

And before the opening of the eras西元之前

Before the pines, and the olive trees比松木、橄榄

And before the grass grew和野草的生长还要早


My father.. descends from the family of the plow我的父亲 为这个家而奔波

Not from a privileged class我们不属于特权阶层

And my grandfather was a farmer我的祖父就是一名农夫

Neither well-bred, nor well-born!没有良好的教育,没有高贵的门第!

Teaches me the pride of the sun这让我在识字之前,就认识了如火的骄阳

Before teaching me how to read

And my house is like a watchman's hut我的房子由树枝和藤茎搭成,像守夜人的棚屋

Made of branches and cane

Are you satisfied with my status?您对我的回答是否满意?

I have a name without a title!我有名字却不用加头衔!


Record!记住!

I am an Arab我是阿拉伯人

You have stolen the orchards of my ancestors你们窃据了我祖先的果园

And the land which I cultivated我开垦的土地

Along with my children除了那些岩石,你们什么也没给我和我的孩子留下

And you left nothing for us

Except for these rocks..

So will the State take them当局要拿走它们

As it has been said?!只因为它已经这样说了?!


Therefore! 因此!

Record on the top of the first page: 请在第一页的最上面记下来

I do not hate people 我不去恨

Nor do I encroach 也不想冒犯

But if I become hungry 但是如果我饥饿

The usurper's flesh will be my food 逆贼的肉将会成为我的食物

Beware...谨防……

Beware...谨防……

Of my hunger我的饥饿

And my anger我的愤怒

诗作出自诗人的亲身经历,以色列检查站的犹太士兵不认识这位日后享誉世界的青年诗人。他是以诗歌为生的歌者,那也是他的抵抗生活。当阿拉法特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在世上战斗时,达尔维什则是怀揣着缪斯金笔一路涂抹一路迁徙的贝都因人,所以他慨叹:“在最后的国境之后,我们应当去往哪里?在最后的天空之后,鸟儿应当飞向何方?”与游击战士肉搏于坦克不同,达尔维什对抗的是民族的失忆、抵抗的是苟且偷生的犬儒式的遗忘,他说诗人不能够逃避“此地”与“当下”,而遁身另一个所在或时代。从青年时代起,这位诗人就投身反对占领的斗争,二十六年远离故乡,但他从未远离他的故国,月色拂照的故国始终珍存在他的诗中。

至于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同国属、不同族属的人也从那个巴勒斯坦人那里得到了心灵的回应,只能说是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流亡的时代,包括了真实的流亡与精神的流亡。那些有家难归的诗人们在语言中流浪,怪异、孤傲、怀旧、故意与在物质中狂欢的人们显得不合时宜……

达尔维什85岁的妈妈住在西加利利的贾戴达村,最后赴美手术前,他回家探母。“他告诉我,手术很危险,我就劝他别做了。”儿子死后第二天,达维什的妈妈告诉前来采访的以色列《国土报》的记者,“我跟他讲,咱们应该把自己交托给真主。可他到底还是去动了手术,现在,我失去了我的马哈穆德。”

据说母亲是文盲,却能读懂儿子的诗。我想那是因为他明晰了自己属于那儿,所以他的诗也就带有了故乡风土所具有的品质,那是每一个不能忘记故土的巴勒斯坦人一眼就能辨出的品质。

忘不了他的呼声:记住!我是阿拉伯人。

草于10.6日深夜


附上我能搜集到的几首达尔维什的诗,听说在香港那场纪念朗诵会上散发了诗人们自制的达尔维什诗选,希望大陆上那些幸存在精神孤岛中的人们也能尽快看到这位阿拉伯当代诗人的汉文诗集。

我属于那儿

我属于那儿,我有许多回忆,我像每个人那样诞生。

我有母亲,一栋很多窗户的房子,兄弟朋友,和带寒窗的

牢房!我有海鸥族拥的波浪,一幅我自己的全景画。

我有丰盈的草地。在我词语深处的地平线,我有一轮月亮,

一只鸟的粮食,和一棵永远的橄榄树。

我住在剑把人变成猎物之前的土地上,

我属于那儿。当天堂衰悼她母亲,我把天堂还给她母亲。

我哭泣而一朵经过的云会带上我的泪水。

打破清规戒律,我学会了血的审判所需之词。

我学会并拆开所有的词得以去从中获取一个

词:家


十四行诗之五
我触摸你,如同孤单的小提琴触摸遥远的郊区
河流耐心地期盼共享细雨
点点滴滴,那穿过诗的明天接近
于是我带上那远方的土地,而它带我上路。
在你美德的牝马上,我的灵魂织出
你的影子的天然苍穹,每回用一枚蚕茧。
我是你在世上造就的儿子,我的伤口的儿子
那伤口点亮你微观花园中的一树石榴花。
夜的血自茉莉淌成白色。你的香味,
我的弱点你的秘密,伴随我如蛇伤。你的头发
是彩色之秋风的帐篷。我沿着言说行走
直到一个贝都因人向一对鸽子诉说的最后词语。
我轻抚你,如同小提琴轻抚遥远时光的丝绸
古老的草地在你我周围破土――重生。


巴勒斯坦的情人

她的眼睛和手上的花纹是巴勒斯坦的

她的名字,属于巴勒斯坦

她的梦和悲伤,属于巴勒斯坦

她的方头巾,她的双脚和身体,属于巴勒斯坦

她的语言和沉默,属于巴勒斯坦

她的声音,属于巴勒斯坦

她的出生和死亡,属于巴勒斯坦


赞美长长的阴影

我的国家是个旅行的睡袋

旅行睡袋则是我的国家

既无台阶

复无墙壁


我的脚下没有土地,可以选择任何死亡

没有天空

围绕我的四周

让我挖洞穴到先知的营帐


我的背靠着墙

一个倒塌了的墙


我的国家是个旅行的睡袋

而我的睡袋则是流浪的国度

有人在有歌有人烟的帐幕生活

而有人则在找一个地方

但四周皆弹火与大雨飞降


我的脸靠着花朵

一株成了焦炭的花


我的国家是个旅行的睡袋

我伸直如床

眠于其上

逐爱其上

埋葬我的朋友其上

最后也死于其上


而你能企求什么?

你只不过一个梦幻走向另一个梦幻

要一面旗?

而旗有何用……?

它能让城镇遮住炸弹?

这旅程何其之短

而我思我想多么大而无边

这个国又如何的渺茫……


他们没有问:死后是什么

他们没有问:死后是什么?他们

背诵着天堂的地图,未理

地上的书,却被另一个问题淹没:

在死之前我们做些什么?接近

生命我们生存却不生活。我们的生命

犹如地产诸神争执的荒地

我们是尘垢往昔的邻居

我们的人生为历史家的夜晚变得沉重:“无论何时

我要埋藏他们,他们就突然涌到我的眼前...“

我们的人生是艺术家的包袱:“当我绘画他们

我就变成了他们,雾包围了我。“

我们的生命是众生的包袱:“为什么血

还会从鬼身上流?“而我们的生命

应该如我们所愿。我们想

活出一点,不为什么...除了尊严

死后的复活。他们引用

无意地,哲学家的话:“死亡

对我们毫无意义。我们死而它不死。

死亡对我们毫无意义。它有意义而

我们没有。“

因此他们重新编排他们的梦

以另一种方式。站着睡觉!

Remember-Darwish-3

从youtube上很意外地找到这首由黎巴嫩歌手George Qirmiz深情演唱的《身份证》url:http://www.youtube.com/watch?v=1ldfefYIs0U

2008年10月5日星期日

马健伊尔摄影纪实:节日里的穆斯林

这是兰州城中的穆斯林著名摄影师马健伊尔拍摄的一组西宁东关清真大寺2008年开斋节会礼的图像。西宁的穆斯林节日会礼以参加人数众多、场面宏大著称,今年参加礼拜的人数超过7万人。马健的拍摄不仅是对这一震撼人心的肃穆景象的记录,而且,敏锐地捕捉到蕴含在传统之下的新变化。摄影师用一种充满喜悦的视角讲述了穆斯林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社会地位的提升:穆斯林对数码相机、专业摄像机、广播器材的熟练使用,媒体记者在穆斯林节日庆祝现场的采访,穆斯林民众整洁的穿戴、自信的瞬间神态……,这一切有助于重新定义人们心中的穆斯林形象。

2008eid-in-xining3

2008eid-in-xining5

2008eid-in-xining7

2008eid-in-xining8

2008eid-in-xining9

##CONTINUE##

2008eid-in-xining4

2008eid-in-xining2

2008eid-in-xining6

2008eid-in-xining1

西北还有另一位回族摄影家王征,将他拍摄的“西海固印象”系列摄影作品与马健伊尔的这组作品做比较,虽然他们都将自己的镜头对准了自己的族人,但欲关注的侧重有异:“西海固印象”珍藏着现代人对作为城市之根的乡村温情脉脉的乡愁,更像是对即将逝去的传统不舍地追忆;而马健的这组作品则在追求一种古老的穆斯林也无法拒绝的现代性。

Technorati 标签:

一篇诗话

缘起争议

《放牧的星星》发到论坛上后,有网友对这首诗读得很细心,并对诗中的词句提出了含蓄的发问。因为想到会有很多朋友有这样的疑问。我将自己写作时的心理真实以一段详细的文字的形式复原出来。说实话,诗人的心理真实有一部分藏在写出来的诗歌文本之后,二者之间的关系犹如浓荫之于树木,需要阅读者凭借自己的知识背景体悟,如果完全由诗人写出来(往往也做不到这一点),其实就有伤及了诗歌朦胧美的画蛇添足之嫌。所以,我也尽量简而言之。

##CONTINUE##

立足于经典之上

关于“ 主的倒影”一语的比喻可以从《古兰经》中援引到几层意思:

一、安拉与人同在(参见《古兰经》57:4);

二、当人们祈祷时,安拉是临近的,并回答他们的祈求,安拉的相助临近了(同上2:186、214);

三、安拉的光真实存在,即使不信者不相信不愿意(同上9:32、61:8);

四、信者的泪足以熄灭地狱之火,是敬畏的表现。先知曾说:“不被火狱灼烧的眼睛有两种:为惧怕主而哭泣的眼睛,为主而在夜里站岗放哨的眼睛。”(伊本安巴斯传述《提尔米济圣训录》)先知不仅自己就是多愁善感的人,也鼓励人们为主而流泪(同上19:58)。

诗学上的阐释

从诗学上说,“倒影”是这首诗中的重要意象。我想表达这样一种内心感受:参加会礼的人们为主覆盖为主喜悦,真主来到他们中间,倾听着他们的诉说。对凡人来说,真主实有而不可见。如何将真主的在场从艺术营造上由虚转实,我想到了闪烁在虔信者眼中的泪光,对于他们来说,真主犹如就在眼前一般,而在天上的真主在一颗微小的泪上的映现就是顺理成章的。谁能看见一颗泪珠上的投影,而谁又能否认他的存在?这样一来,真主虽仍不可见,但他确已通过信仰者的虔诚为我们深切感知。在这首诗中,我有心使用回族经堂语中的特有词汇和西北方言,以使这样一首为尔德节而写的诗歌更贴近穆斯林的情感与生活,其中“倒影”所在的这一段也是对《古兰经》中的名句“我的忧伤只向真主诉说(同上12:86)”所进行的化写。

写这首诗时,我就有意令它具有一种寓言的神奇色彩,比如写“圣人的蜜枣”在黎明前掉落到在夜间修行者手中的那一段,就不是写实。但如果有人反问在现实中会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存在呢?我说:有!真主无所不能、从心所欲,显迹是他对他的朋友(虔信者)的恩典,否认真主的显迹是那些接受了无神论教育者的心病。

浅说诗学与神学

现代诗歌的源头在西方的古希腊。近代以来的很多著名西方诗人在其诗歌创作中都有基督教神学思想的体现,宗教神学思想既是他们心灵的慰藉也是他们抵抗苦难的精神武器,比如俄国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她的第二本诗集的书名就叫《念珠》,在为苏联大清洗受难者所写的《安魂曲》中,有这样的句子:“我不仅是为我一个人祈祷,而是为了所有与我站在一起的人们,无论凛冽寒冬,还是七月热浪,我扑倒在失明的红墙下。”诗人的创作不可能是对宗教经文的复写,这里有着文本的疏离与精神的复归,但正是这种先疏离后复归丰富了宗教的神学表达,著名学者刘小枫就坦承自己最初是从雨果、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人的小说中认识基督教的。我一直试图将我的伊斯兰信仰引入我的诗歌之中,由于之前很少有回族诗人在写作中提及信仰(我曾见过一本名为《元代回族文学家》的书,从书中提到的元代诗人萨都剌、马祖常、泰不华等人的作品中无从判断他们的穆斯林身份,他们的精神世界少有信仰的位置),没有现成的写作经验可以借鉴,所以我只能从蹒跚学步开始,其间会有令人尴尬的争议出现,但我不会因噎废食,相反,我希望族中有更多有志之士参与到这一尝试中来,因为如果屈服于种种阻力,那么,中国穆斯林的信仰无从表达的问题就仍然会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种尴尬,而信仰无法书写也得不到中国穆斯林主流的响应,实质上反映着我们在自己宗教文化与自己所使用的汉语言上的双重隔膜,是精神建构上无法回避的大问题。

【查看缘起】

引用:

mafeihu发表于 2008-10-4 17:37

salaam!

主的倒影?

Technorati 标签:

2008年10月2日星期四

放牧的星星/安然

greenflag


放牧的星星

围着新月诵经

琉璃灯盏

光上之光

圣人的蜜枣

赶在东方破晓前

落入穆斯林的手中


蜜枣、净水、美香

护佑一颗知感的心

急走在安拉至大的路上

为赴旷野的约会

只为安拉

即使不信者不高兴呢


##CONTINUE##

绿旗猎猎

白浪起伏

阿爷心碎

珠泪淌啊

那里面映着主的倒影

藏着回民四海漂泊的大愁

藏着今世里的孽障


你看坚强的汉子

风中闪烁

远行的游子回到了乳母的门前

Technorati 标签:

2008年10月1日星期三

驳“翔”对《“大汉沙文主义”是否存在》一文的质疑

这位小朋友,首先我欢迎你的访问,无论如何人类之间的思想交流是有益的。但是,我还是要指出你在逻辑上的几个耐人寻味之处,因为它们在中国的民族主义青年中很有代表性。

第一,你感觉自己能够访问我的网站很奇怪。难道只有当你因为信息审查制度的阻碍出现“连接重置”时,你才感觉是正常和幸福的吗?我认为那恰恰是对你的知情权的非法剥夺、是对你正当的权益的侵害。反过来讲,为什么要封杀我的网站呢,汉民族主义者不会连倾听真相的勇气都没有吧。

##CONTINUE##

你认为天涯社区有自由度,而我的这篇文章又超出了那个自由度的范围。我同意你的观点,所以我基本上不去那个表面自由、实质存在严密监控的网站。如果言论的自由是以正确的言论为前提,那么,不如沉默,因为那样的发言只具传声筒的价值。而是否有人转帖我的文章是他人的自由,我已在博客上表明本博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原则。

第二,你的话语是多种价值观念的庸俗变种。你一方面承认自由的正当性、承认公正在民族关系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你却从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出发为苍白的现实涂脂抹粉。正如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不够,有人就要往其中添加蛋白精;民族主义者为了大中国的面子,同样可以摇着三寸不烂之舌指鹿为马、颠黒为白。这种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的马基雅维利现象体现着中国社会价值观的混乱和道德底线的全面溃败。

第三,你像所有初级的大汉族主义者一样,习惯性地挥舞旧意识形态在民族政治上的两样互为表里的法宝:团结与分裂。但你没有提到平等,没有平等作为前提的团结只能沦为世人的笑柄。当西方媒体纷纷报道说奥运会开幕式上那群簇拥着五星红旗、身着56个民族服装的少年儿童全部为汉族儿童装扮时,“团结”这层遮羞布简直成了安徒生童话里的皇帝新衣。有些人不愿听到我们的声音、不愿我们露面,或者我们不存在更好,我们的存在似乎给大汉增添了麻烦。奥组委承认此事,并认为这是中国文艺表演的一种传统。是的,我们每每看到身着民族表演服的歌舞演员在电视上表演欢乐,似乎那是一群除了能歌善舞而没有其它历史与传统的快乐傻子!这样的团结不啻为侮辱。

第四,你引用的论据存在可信度的问题。根据维基百科的资料,魁北克的官方唯一法定语言是法语,至今也未见加拿大中央政府和魁北克地方政府为了“团结与交流”的需要、为了防止出现“隔阂与分裂”而在当地人民中间强制推行双语教育。相反,在那些大力推进双语教育的地方倒是隔阂弥深、分裂难除。

第五,你和那些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右派民族主义者们一样深怀民族文化被西方文化取代、民族身份丧失的忧虑,但你没有因此而推己及人,同情同样在大民族压力下的国内少数族裔的艰难处境。你只是希望少数民族不要过多地与汉人计较,但在那些通过蚕食少数民族文化版图来缓解自己的文化焦虑的图谋面前,还有不计较的空间让我们转圜吗?

可以看得出来,你具有汉民族主义者所特有的悲情与优越感,而两者的“移形换位”——哪种特征在何时会表现得更突出、更激烈一点,要视你的现实政治需要。

点击查看【“翔”的评论】



引用:
翔 说...

楼主真够大胆的,这你也敢发到天涯那里,虽然天涯比较自由,但是也不代表ZF就会容忍它公然指责自己既定的政策,尤其还是这么敏感的问题。你的这个网站是加密的吧,现在稍微牵扯一点敏感问题的网站都搞加密了。废话少说,我对民族问题不太了解,虽然报纸上一直都在披露所谓真相,但我知道媒体是可以操纵的,尤其是在一党专政的国度。所以我只能说我不了解所谓民族压迫究竟存不存在。但不少少数民族在被边缘化,我的确切身感到,即使是CCTV也有报道过少数民族感到被汉化的落寞。

对你所说的强制通行双语,我觉得这个是必须的,如果你我语言都不通,我们怎么搞团结搞交流,一个国家的人学习共通语是最起码的。加拿大被誉为自由国度,其中魁北克省的人是说法语的,但他们也要学习英语。如果一个国家的人语言都不通,势必产生隔阂和分裂。汉族是最大的民族,所以把汉语作为共通语是最简捷的方法,总不能用蒙文和藏文做共通语吧。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你去其他国家做下考察就知道,不论哪个国家都有法定语言作为共通语,这点上没必要指责中共。如果说刻意加大汉语比重,忽视民族语,那还有话可说
2008年10月1日 上午2:15

翔 说...

至于把汉族节日提升为国家假日,这个你可以理解为为了保护汉族正在逐渐流失的文化传统。举行国家公祭,你指的是祭奠炎黄么,在少数民族看来可能会有点可笑,但也是为了保持文化传统,如果你在这点上也要计较就和那些民族分裂分子无异了。在日本,天皇也要为了保护各种传统竞技而定期举行某些传统活动,政府也把民族节日定为国家假日。

我们汉族正在逐渐遗忘和背弃自己的传统,很多节日孩子们都没听说过或是根本没什么感受,为了维持传统,所以才把它作为法定假日。你可能无法理解汉族这种对传统文化流失的恐惧,但我们是确实感受到的,尤其是在下一代身上,比如现在的90后,从他们身上感受不到任何民族文化传统,感到的是所谓的非主流。这些个法定假日并不是针对少数民族,或是要同化少数民族,而仅仅是我们自身的恐惧,对自己的子孙在遗忘自己的根的恐惧。政府没有强制少数民族也要庆祝这些假日吧,只是规定了都要在这些日子休息,你可以当作额外的假期啊。

就是这些话了,不知道你还会不会来看,虽然这个国家存在不公和偏见,但不能把任何事都看成是偏见和不公,少数民族也要理解我们汉族才行啊,即便汉族是最大的民族,也会害怕自己的文化和传统被遗忘和流失


做点修改,原来有些话不当,所以删了重发。只有我们汉族会自称炎黄子孙,特指汉族的原型华夏族,我原本的说法是胡说了,我的民族认知有些问题呢
2008年10月1日 上午2:19

2008年9月30日星期二

Song:Eid

Sami Yusuf演唱的《Eid》(温布利现场版)

UR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isAjT9BWjQ

“Eid”是英语中的阿拉伯语借词,意为“节日”,专指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

##CONTINUE##

在开斋节的前夜偶然听到了Sami演唱的这首《Eid》,倍感亲切。其实,很早就想向中国穆斯林介绍这位英国穆斯林原创歌手了。Sami是生于伊朗德黑兰的阿塞拜疆族人,却在英国伦敦成长,身为80后的他天然具有多元文化的特质。Sami已发行了自己的两张唱片——《Al-Mu'allim》(2003)与《My Ummah》(2005),并计划在2008年推出自己的新唱片《Without You》。2007年10月21日,Sami在英国温布利举办了自己的个人演唱会。他的词曲大都和伊斯兰教、穆斯林有关,并且在其中渗透了自己的社会观点和人道主义博爱思想,深受穆斯林的追捧,两张唱片的销量都在百万以上,这让他凭借自己的音乐作品风靡伊斯兰世界。

从画面上判断,这首《Eid》应该就是Sami在温布利的现场演唱,曲风贴近印巴音乐的风格,也蕴含着阿拉伯和波斯音乐的元素,节奏轻松欢快,和声部分反复吟唱着穆斯林的“清真言”,令每个听到此处的穆斯林都会心生感动。

维基词条:【Sami Yusuf

2008年9月25日星期四

半岛台( 2008.9.10)报道新疆今年的斋月局势

 

AlJazeera:China's Uighurs face fasting restrictions

uighurramandan

                                         (clampdown:限制)

 

##CONTINUE##

Text comments on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EU0EQlmfDY

 

记者深入到喀什等地的现场报道,包括秘密拍摄和采访。新疆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目了然,除非你出于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对此视而不见。
伊斯兰世界不会忘记新疆,穆斯林也不会忘记那里的人们。也许我们的关注是微弱的,在残酷的权力面前,简直不值一哂。希姆莱说过这样一番富有科学性也似乎很客观的话:“人们可能会说这很残酷,但是,自然就是残酷的。”但我们仍将为她们而表达,我们绝不“站在强者,优者,胜者一方”,我们会和这样一批人自动站成一排:他们是这个世界上的弱者、劣者、失败者。1940年4月9日,在卡廷森林里苏军为消灭波兰的有生力量达到永远消灭波兰的目的,曾秘密枪杀了四千多名波兰被俘军官,有些人临死前面对即将喷射出火焰的枪口曾发出身边人才能听到的耳语:“波兰万岁!”“永远的爱,波兰!”“上帝保佑波兰!”这永远的爱不啻对敌手的诅咒,因为这样的爱,上帝让波兰复生。我们绝不相信“强者存,弱者亡”的森林法则,因为我们是有信仰的大写的人,对于穆斯林,沉默者的信仰几如冷灰。历史上的强国灰飞烟灭,惟有弱者的呼声永远回荡在后来者的心头。

 

原始视频:

 

Technorati 标签:

2008年9月23日星期二

读《堂堂的斋月生活》及其他

66_avatar_middle

安然/文

堂堂的心里藏有一汪活泼、清亮的山泉,凭着斋月日记流淌成有点甜的文字。在人世跋涉的人们多有绝望的怨气,惟信道而且行善,并以真理相劝,以坚忍相勉的人则不然。世人眼中的信仰者形象如木雕泥胎毫无生气,堂堂则像个异数,她点染的生活是灵动的,她倾诉般的祈求出自真情真性,因为她有爱。最近在看张爱玲的小说,一面惊讶于她的聪明,一面也惋惜于她的世界的荒凉,那是在洞看世情之后心的寂灭。禅玄之理大约只能助人达于止水之境,入世的伊斯兰信仰则劝慰人在真主的大地上继续前行,他许诺恩典在不绝望者的路上。传统穆斯林常挂在嘴边的“两世吉庆”就是这一精神在凡尘俗世的回响。##CONTINUE##在生活中搏浪的堂堂想必也受苦受痛,苦痛却没有消磨去她的灵气,已是孩子的母亲却时现小女子态,这真是奇迹,也是一份不菲的恩典吧:

“我在门口,给人群里的丈夫一个《武林外传》中郭芙蓉的经典动作:手做扇嘴巴的动作,牙缝里挤出“辟辟”两声,叫他息怒,他会意的笑了。然后一直到晚间他都没接到我的提醒。(《2008年9月10日星期三》)”

堂堂所写都是民间星星点点的情事,她用孩子那样坚定、真挚的眼睛注视这个浮华的世界,让人想起洪启、小娟演唱的那些舒缓的新民谣,简单的旋律中透着淡淡的诗味。

你的影子无所不在/人的心事像一颗尘埃/落在过去飘向未来/掉进眼里 就流出泪来/曾经沧海 无限感慨/有时孤独 比拥抱实在/让心春去 让梦秋来/让你离开《往事随风·小娟》

又一个声音的空隙。你扬头望向窗外,风已将树梢摆弄的裙舞翩翩。看它们落在院中的修长影子,那已是甫礼时分。去礼拜吧,洗一个洁净的小净,清凉的水抹过脸庞,流过发梢,一切释然。《200891日星期一·堂堂

堂堂的思索总是有她的信仰来依托。

近年,“斋月日记”已经成为中文穆斯林BBS上迎接斋月的一种传统。日记作为一种轻松随性的文体让更多人参与进斋月体验的书写中来,它有助于恢复斋戒的精神功能,斋月不是忍饥挨饿的一个月,人们不应忘记它所提供的灵修的时机。据奥尔罕·帕慕克在《拉西姆与都市专栏作家》中说,现代土耳其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纳默克·凯末尔在1867年的《蓝图报》上曾开创了一种崭新的专栏形式“斋月来信”,一封封来信成系列地登载在报纸专栏上述说那个年代伊斯坦布尔斋月期间的日常生活,收信人既是作家的读者也是他穆斯林身份上的兄弟姐妹,所以作家的口吻像是正在给自己的亲戚、朋友、爱人写信。1867年是大清国同治六年,纳默克的“斋月来信”算不算得上是有据可查的最古老的斋月日记呢?现代网络的发展让更多穆斯林可以自由地发布自己的文字作品,虽然他们不一定是作家,但他们的文字同样具有记录历史的价值。常常刊载张承志文章的《天涯》杂志上有一档“民间语文”,不同时代的普通人的日记是其中的重头戏。凡人质朴生动的文字有时胜过文人的矫揉造作,韩寒最近在与某作协主席的笔战中写道:

“作为写手,虽然我们年龄不同,但是平级的,我不敢说自己是作家,但如果真的以作家论,你是要比我低级的,因为你是国家豢养的。(《副主席郑主席》)”

诸位穆斯林的写手们,你们在写作这项精神性的志业上是与那些体制中的“作协主席们”平级的,因为你们和韩寒一样不食周粟,你们的书写全然因为人性自我表达的需要,不受功利的污染。

如果穆斯林网站能有心将优秀的斋月日记整理一下,投寄于“民间语文”,将不仅是丰富了“民间语文”的涵盖,而且也是为中国的文化精英们了解穆斯林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善莫大焉。

2008.9.23

Technorati 标签:

2008年9月14日星期日

莱曼丹没有忘记车臣

杜达耶夫(1944-1996),车臣共和国故总统

一批阿拉伯的志愿者在这个斋月里去看望了车臣尼亚,并拍回一些令人动容的相片

##CONTINUE##

车臣1

苦难没有让她们失去笑容!

车臣3

头戴羔皮帽的车臣人在世人眼中是坚毅的象征,他们可以平静地面对毁灭,却无法忘记屈辱,他们的历史就像那部《心灵史》,是代代举绿旗的历史。

车臣2

你不抛弃信仰,他也不抛弃你。俄国在高加索地区对一个弹丸小国格鲁吉亚兴师动众、大加挞伐之后,西方世界开始重新认识这头从未熄灭扩张雄心的“北极熊”。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人麦凯恩表示美国为回应俄国承认格鲁吉亚的自治地独立,将严肃地重新考虑承认自由车臣独立的问题,老麦的原话是这样的:“俄罗斯指责西方奉行双重标准(指承认科索沃独立,却没有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我们正准备将这一指控转送回给克里姆林宫,即与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问题性质相似的车臣和北高加索独立问题”。车臣人的命运正在大国角力中开始柳暗花明。


重贴我在2005年为马斯哈多夫所写的哀歌,他以总统之尊死于敌人的枪口下,成为殉道者。这次,我还将这首诗译成英文,希望那些仍在关注车臣命运的人能够看到它,你们和车臣尼亚都不孤独!

车臣尼亚别为我哭泣/安然

高加索连绵阳刚的群山为我作证

我没有死去

一个成为舍黑得的人怎么会死去

忘记了吗

真主早就与我们结约

成为舍黑得的人没有死去


我心爱的姑娘

不要哭泣

这只是暂别

哪个鞑靼的男儿愿意离开自己梦中的神圣土地

我已前往麦加

真主又在召唤

这次我不愿再耽搁迟疑


我悄悄的离开

独自行进在静静的雪杉林中

像历代苦修的苏菲

漫游的路也是悟道的路

林间撒满黄叶的小径最适合思考

不再行色匆匆

不再理睬身后的双眼

我只带着车臣尼亚的问题上路


他还会回来

林中的精灵悄悄传递着消息

白雪染顶的高加索山

是他纯洁的归宿

难民营里目光浑浊的老猎手

喃喃独语

他会化作白鹰归来

当你望到高山之巅

飞来一只深情盘桓的白鹰

你就会明白

勇士厌恶垂死的病榻

爱慕鹰的自由

自由的子弹与肮脏的病魔

勇士知道该如何选择


是的

我已获得自由

感谢真主

让我最终自由

不再被侮辱被损害


沙皇的大兵

不要趁我不在,

溜进鞑靼人的山中

对那里的女孩施暴

山涧旁那一丛带刺的牛蒡花

会用身躯阻挡你

这里不是你们享乐的乐园

你们的到来

让这里失去安宁


我会与那些远去的骑手汇合

我们不再饮尽孤独之苦

我会寻回他们

皎洁月光下的山林里

永远有好汉们

隐隐的战歌 □

Chechnya do not cry for me

——Dedicated to the Chechen President Aslan Maskhadov
anran.ismael

Rolling mountains of the Caucasus masculine for my testimony
I did not die
Become one of the
Martyrs and how people will die
Forgotten?
God, and we have statements about
Into the
Martyrs people did not die

My beloved girl
Do not cry
This is only a temporary leave
Which Tatars of the man willing to leave their dreams of the sacred land
I have to Mecca
Also at the call of God
This time, I do not want to delay further delays

I quietly leave
Marched quietly alone in the forest in the snow
Like the previous
Self-torture Sufi
The roaming path is also the sudden enlightenment road
Between the forest scatters the full yellow leaf the trail most to suit the ponder
No longer goes on a trip in a hurry
No longer pay attention to behind the eyes
I am only having the Chechen Niya question starting off

He will come back
Forest Wizard quietly convey the message
Covered with snow in the Caucasus Mountains
That is his chaste home to return to
In refugee camp vision pollution old hunter
Muttering
He will turn the white the eagle will fly
When you look at summit of the mountain
Flies falcon which an affection lingers
You will understand
Warriors offensive dying bedside
Love the freedom of eagles
Freedom of bullets and dirty disease
Warriors know how to choose

Yes
I have the freedom
Thank God
Let me finally free
No longer be an insult to the damage

Czar's soldiers
Do not take advantage of me not in
Slipped into the Tatars in the mountains
Wreaks havoc to there girl
Nearby the mountain stream that clump of belt punctures burdock flower
Will use the stature to prevent you
This is not your enjoyment of the park
The arrival of you
To lose the peace here


I will be gone and those of the riders convergence
We no longer drink the loneliest pain
I will retrieve them
Under bright moonlight wooded mountain
Forever has the real men
Faint battle song

2005.3.8

2008年9月12日星期五

伊斯兰世界中的几个著名博客

他们都担任了“德国之声”国际博客大奖赛的评委

阿米尔-加贝拉

由于个人兴趣,为了丰富因特网上阿拉伯语内容,参加了阿拉伯语维基百科和埃及博客界的初建。他和其它博客成立网络,组织网上网下的活动,为投身狱中的博客奔走呼吁。加贝拉的博客也曾面临被封的命运。2005年,他的博客曾被德国之声博客大赛评选为年度最佳阿拉伯语博客。
Blog: The Arboreal Annals


##CONTINUE##

布迪-普塔

布迪-普塔是来自雅加达的全职博客。此前,他为一家印尼的周报工作,这家媒体在苏哈托统治时代遭禁。布迪-普塔是英文博客“Asia Blogging Network”的创建人,并兼管着其它一些印尼的博客门户。他也出版了一些关于博客和数字技术方面的书籍。
Blog: budiputra

法那-塞菲

法那-塞菲是伊朗记者、女权博客作者。五年多以来,她投身于伊朗的妇女运动,致力于推动文明社会的建立。她为多家日报和女性主义网络媒体写作,是伊朗首家女性主义电子杂志“查内丝谭”的创办者。
2007年1月和她另两位女同事乘机前往印度参加会议时,被警方以“危害国家安全”的名义逮捕和起诉,后受到保释。
Blog: Farnaaz

【插播广告】

马克思: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让我们打破这一梦魇,打破针对东方、针对伊斯兰的话语霸权。萨义德曾说,如果你感到被剥夺了说出自己想法的机会,你会竭尽全力争取获得这一机会。因为实际上,弱者完全能够表达自己,20世纪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让我们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我们。

如有意,请顺便为我的博客“一个回族人的时代言说”投上一票,点击Blog:Ismaelan

2008年9月9日星期二

旧文重刊

novel quarterly

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于2005年,后改以《西关女子》为题发在《回族文学》2006年第二期上,但我还是喜欢这个原题——“城关深处的回族美女”,“城关、回族、女性”这三个元素插花般地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家的想象。感谢《中国穆斯林诗书画》,此文再次出现在另一份刊物一年中的第二期上,有着某种神秘的轮回意味。

延伸阅读:《城关深处的回族美女》

2008年8月29日星期五

公布我的两则读书笔记

(一)

根据亨廷顿在《第三波》中所提供的理论,可以将穆沙拉夫在近日的下台解释为市民社会所取得的民主胜利。人民党和谢里夫所领导的穆斯林联盟分别代表巴基斯坦社会中最有影响力的两大思潮:世俗主义与原教旨主义。亨廷顿曾认为穆斯林世界中的确有壮大的市民社会出现,但其是由原教旨主义主导的。巴基斯坦的政治演进表明即使原教旨主义者不满于穆沙拉夫反恐和血洗红色清真寺的一系列背叛伊斯兰的行动,也需要同世俗自由主义者联手才能将这位独裁者赶下台。西化的世俗力量从老布托在上世纪60年代创立人民党到如今俨然已发展成巴基斯坦社会的第一力量。这证明了西方民主可以移植到伊斯兰文明这一水土完全不同的园圃中,并通过民主的现代政治运作以较低的烈度解决社会危机。

其实,亨廷顿早在上世纪末就不得不承认:“伊朗议会是中东仅次于以色列议会的最活跃的议会。”“在波斯湾,沙特阿拉伯作为美国最亲密的盟友,是最不民主的国家,而伊朗作为美国最大的对手,却是最民主的国家。”(《第三波:二十年之后看未来》)

##CONTINUE##(二)

在读《东方学》,这在当前民族政治紧张的情势下已变得很紧迫很必须。

自由亚洲电台的暂时可以访问的网站上报道了新疆党政当局对9月3日就要进入的有上千年传统的斋月如临大敌般的布置:措施很多很骇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阻吓穆斯林少数民族进行神圣的斋戒,在他们的情感和生活中去宗教化。

宗教信仰自由是在中国宪法中得到信誓旦旦地保证的,而新疆当局违宪也危险的行政行为从反面道出了他们在法律和政治方面的失败。中国人(请原谅,我并不愿使用这个似是而非、忽略不同存在、极为抽象的概念形式。但那些施暴的人总是穿着这一身份作防弹衣,并博取那些对真相一无所知但易于在民族主义伎俩中被激发的人们的同情,这样的事实表明这一概念仍具有相当大的描述性,受到深刻的民族思想的支配。)还没有学会现代政治的一些通行法则:尊重对手、即使不同意也要捍卫他们表达的自由、保障个体的选择自由并永远警惕以群体名义的专制……,他们总是习惯性地试图营造政治的恐怖来压服或控制对手。这一现象不只体现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在纯属中国人内部的事务中也摆脱不了由此引发的极端乃至血腥的冲突。

因为有了一些不能自由封斋的人,我决定珍惜自己信仰和权利——在斋月开始时封斋,并以此为那些心灵和肉体不自由的人祈祷,这样的人存在于各民族的人们中间。他们有的为此感到痛苦,有的却浑然不觉,所有这一切都加重了这个世界总体上的痛苦。

Technorati 标签:

2008年8月5日星期二

黄昏西域

Shache



##CONTINUE##

安然/文

你略显惊恐的花眸在门口看到了什么

是探秘的长焦镜头

还是镜头之外拐角处的那双鹰眼

你的生活仿佛悬在塞外的谜

我们目睹过胡腾舞传入大唐的笑靥

龟兹飞天遗落世间的琵琶

而生活里最底层的忧伤

是无花果树上的花

是异族美人身上廉价香水的香气

是黄昏老城一腔无法治愈的情义

噢!还是——

老城区的忧伤

必被拆去、掩埋的忧伤呵

请让路人采一朵带去作乡愁

他在此处与彼处都是异族

他迷失了故乡与他乡

这小小的乡愁

就是他马不停蹄的路上

能够投身的旅栈

注与祈祷:

老城在西域,但我说不出它具体的名字,它是我目睹过的正在经历风云突变的众多新疆城市某个幻化了的集中缩影。

……

在天上的主,沉默如晦的王,请你不要指责我的懦弱:在你降下光之前,我不得不用隐语对这个世界诉说。

Technorati 标签:

2008年8月3日星期日

CCTV的救赎

安然/文

QQ上的网友把CCTV说成CCAV,以嘲笑它的僵化或曰假正经。可当你不再寄望于这位老夫子时,冷不防它又扮回鬼脸儿,还真能带给你一点惊喜。今晚我就见到梁文道现身这期的《周六佳片有约》里。那些至今还没听说过此兄的同志肯定不能算骨灰级的爱书人,由于你们的缘故,请允许我唠叨一下——根据我对他的不完全了解列举出一长串头衔——这对看客们明了我特别提及这部“佳片”的当下意义有帮助:文化人、书评人、时评人、电视节目主持人、专栏作家还有……香港民主派。就像这位才子仁兄不久前在大陆人看来还显得有些另类(只有以大胆敢言著称的南方报系敢接纳他的文章),这期被推荐的所谓“佳片”——《肖申克的救赎》也有点另类,事实上它就是过去的“禁片”,由“禁片”到“佳片”其间演变了十多年。当国家台把曾经被严防死守的人物和电影颇受礼遇地请上荧屏的时候,虽然我们已感觉到这是大势所趋,但还是有些眩晕。用那句老话说,就是“不是我们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得快”。
##CONTINUE##道长(“道长”是梁兄的粉丝对他的爱称)为这部电影旁征博引的引介虽然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但对作品在政治谴责意义上的评点十分的克制,只简明提及制度对人的改造令好人亦有变坏的可能。佳片有约的编辑们也力图淡化争议,他们将此片定性为悬疑题材。替政治文艺片覆盖上娱乐悬疑片的标签是中国人老于世故的智慧,显然,《肖申克的救赎》一片的每一处动人的细节都体现着自由主义的价值观。“肖申克”是一座监狱,也是一个小社会,小说原著作者斯蒂芬·金以它隐喻一切极权社会:社会等级的金字塔顶端是大权集于一身、外表威严正派、实则伪善的监狱统治者“典狱长”;中层是凶相毕露、执行维护监狱秩序任务的警察;小社会的主流人群是匍匐在底层的囚徒们,他们在先知人物安迪到来之前,因长期与世隔绝失去了思考能力,既是以法律名义作恶的受害者,又适应于甚至离不开这种非人道、不合理的制度。正如阴森的电影画面所展示的:没有自由的社会必然颓废堕落、麻木扭曲、宗奉暴力至上……表面的平静之下是所有人的灵魂渐渐遭到戕害、腐化。安迪坚持为监狱图书室争取善款、扩大规模的行动和那个占领广播室播放意大利歌剧的小插曲,则代表着人文知识分子的理想:知识与美能够用来救赎民智。这也是梁文道这样的中国异议作家长期坚持著书立说向人民中间传递思想的火种的信念源泉,他们普遍具有普罗米修斯那样为人间受难的精神,顽强中也有脆弱,却始终痴心不改。
站在演播大厅中央的梁文道,其相貌并不扬,典型的南人体态,但精神气质上已闪烁出人文大师才会拥有的光焰。他游走在讲坛之上镇定自若,论说电影出口成章。从台下众人凝神关注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已受邀进入了一次难得的精神盛宴。
在临近奥运之时,央视不但推出这样一部被公认为具有反极权主义色彩的经典影片,而且力请一位体制之外的著名公共知识分子解读,是否隐含着对自己保守形象的救赎之意?这才是我真正想观察的“解冻迹象”。虽深恶于中国人的种种痼疾,但我仍不能免俗于观察风向与祈望天恩的浅薄。这让我想起那句话:人无法仅靠主观上的断然愿望,就随意舍弃或者为自己选择这种或那种文化。
变化却真的是在悄然发生。身处逆境的白人安迪曾对黑人老狱友瑞德劝慰道:希望是个美好的东西,它不会消失。是的,只要我们不绝望于希望,希望就总在路上,给我们以动力。即使以上所言又是一次我一时兴起的过度阐释,也并非全无意义,因为我还保有希望,这就够了。

2008年7月19日星期六

(诗歌)水晶之夜

night



##CONTINUE##

文/安然

阿克苏的女人在梦乡

市场的欲望之手止步的地方

破碎的水晶之夜

魔幻的水晶之夜

身边的川人听到的是嘉陵江水的涛声

姑娘的花房人去楼空

门口睡着那条懵懂的老狗

她没有远嫁

却已是人妇

留下村中的鼓手泣诉在戈壁边上

忘记我吧

正如忘记那些为安拉牺牲的人

他们的灵魂在天堂

我的肉身在地狱

天堂与地狱

一样痛苦

因为水晶之夜的黎明

永不到来

Technorati 标签:

2008年7月10日星期四

文学短讯:《腐败者》

《读书》杂志今年第七期上刊登了林丰民先生的文章《生命中无法承受的腐败》,介绍了阿拉伯世界一位著名作家塔哈尔·本·杰伦的长篇小说《腐败者》。这部小说反映的是发生在摩洛哥一名小官吏身上但又具有全球性的腐败问题,作者对阿拉伯人生活的熟悉使得描写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并凭借这部小说荣获地中海文学奖,之前作家已获得过法国的龚古尔文学奖。塔哈尔·本·杰伦是最有希望再次折桂诺贝尔文学奖的当代阿拉伯作家,被阿拉伯文学批评家寄予厚望。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拉伯作家是埃及的马哈福兹。

林丰民先生长期致力于阿拉伯文学的研究和向中国人的引介,这里向他致以敬意!

(安然)

Technorati 标签:

2008年7月7日星期一

《济南穆斯林》与一座回民城关的记忆(下)

安然/文

南方的暴雪让2008的年初就隐隐透出一丝不祥之兆。

这座城市的晚报上登出一条不动声色的短讯:位于市中心的趵突泉公园计划西扩,欲将一座废置多年的道观纳入其中。而这座名为“长春观”的建筑很遗憾地坐落在回民小区腹心地带的楼群中,为此,回民小区要付出的代价就是丧失自己的半壁河山。被腰斩的回民小区必将虚无化。虚无的阴影不只停留在物质层面,更殃及附着在物质之上的精神。因为回民小区不单单属于它的住民,更对全城的散居回民起着宗教、文化、饮食生活的核心、纽带作用。失去这座回坊,回族人将失去的是表述其在这座城市存在的空间,割断的是他们与故土世代相依的延续感。

我曾天真地以为在济南的大地上有我的根系,可新潮的城市改造运动要将其无情抹杀。胡同一条条消失了,历史文化名人的故居也一座座倒下了,中国城市的面孔长得越来越西化。用否定历史、否定文明的方式换取现代化已被更多人斥为不智之举。当中国之上的许多回民城关消失于推土机坦克般的轰鸣声中时,济南应该庆幸还有这么一座历经风雨、得以孑遗的回民聚落存在,难道我们非要在共处了几个世纪后走到相互遗弃的地步?!

一个有着多种多样人群的城市才是有活力的。按照交往理论,这些人群之间,既需要方便地交流,也需要有效地区隔。因为没有区隔也就没有多样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回民小区”这样一个独特的城市社区,就像众多欧美名城中存在的“唐人街”、犹太人区一样是有价值的,它是一个城市多样化、丰富性、宽容度的生动体现呀!

赞主清净!笔走至此,我已想落泪,我已尽了一个回族写作者代言的责任,未来交托给真主,祈求他赋予我们的城市长官以智慧,也祈望《济南穆斯林》传承有序,还能在未来有个像样的家。

阿敏。

street

Technorati 标签:

2008年7月6日星期日

《济南穆斯林》与一座回民城关的记忆(中)

安然/文

当一些人生而为回,过着更隐秘曲折的内心生活,他们有时会追问“命运”——那是一条从黑暗的历史深部向未来流淌的河——回望过去就无可避免,如同占卜必先问清八字。

但谁又能说得清回民的历史?大汉的经传对贱民的世界不屑一顾,偶有提及,只言片语中也多恶谥。对此,我们也不必过多抱怨,因为历史本来就是带有偏见和力量的自私叙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出现了回族人自己的现代史学著作——金吉堂的《中国回教史研究》,而那位开封人、著名史家白寿彝先生是回族史的集大成者。先贤描绘出了历史的大体框架,《济南穆斯林》多年来刊登的那些回忆性文章则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东部回民日常化生活场景的认识。

这并不是说《济南穆斯林》的稿件质量是令我满意的。实际上每期杂志都有“教门八股”在滥竽充数——满篇堆砌着似通非通的经训翻译,惟独不见文章主人的独立思考,而且还要硬塞进几篇党媒的官样文章以示天恩浩荡……但对于这样一份挣扎在夹缝中、无力支付稿费的民族刊物,我们还能有多少奢望与苛求呢?

尽管如此,我对这份刊物在心中还是有期待的。因为有一个人的文章,我必读。作者是一位老人,在济南的回民中学服务一生,晚年担任了《济南穆斯林》的主编,我常带着几分敬意地称呼他“马明老师”。他以众多笔名书写的济南回族文化史、经济史、宗谱研究的文章,不仅具有向出现文化断层的回族民众普及穆斯林常识的价值,而且,启迪了济南回族中的文化人开始有意识地记述、保存自己的历史,为后人了解回民族在济南存在过的历史形态提供了可能性。

我也通过《济南穆斯林》的一期杂志读到族中长辈所撰的《济南崔姓回族宗谱初探续》一文,那些看似早已失落的陈年像海蜃般重聚呈现,令我得以跨入时光的长隧探望那些销声匿迹在大历史中的亲族。何处是我家,从西关到北大槐树,再远至黄河岸畔的崔家堤口,逆着祖先推小车一路叫卖的足迹,我寻到的是一种可以触摸、能够想象的亲情,也意外发现了一座未曾亲近过的情感与文化上的回坊。

从2003到2006的四年间,在马明老师的主持下,《济南穆斯林》编辑部先后整理推出了《济南伊斯兰教文集》、《济南伊斯兰教碑刻笺注》、《济南回族家谱选辑》、《济南伊斯兰教史》等一批颇具史料价值的书籍。一场回民内部的地方性文化运动似乎也发展到了它的极致。

editor

马明老师在座谈会上

Technorati 标签:

2008年7月5日星期六

《济南穆斯林》与一座回民城关的记忆(上)

magazine

安然/文

在这座城市,回民是被遗忘的少数人。虽是少数,也有十万之众。我有一本图说济南老街旧巷的书,叫《济南乎》,文字、摄影都有诗情画意,书中有一篇文章以“新月星空”做题专写今天回民小区的前身——西关。不知老西关是否真的像“新月星空”一词形容的那般浪漫,但这块回民聚落上的人和事确有耐人寻味的不凡之处,比如转眼已创刊十年的《济南穆斯林》。我将明清之际的山东学派、民国初年的成达师范和今天的《济南穆斯林》解读为从古至今生活在济南乃至山东的回教学人取得的三次标志性的文化成果。这三次成果的先后出现反映了一个和而不同的坚韧传统在四百年间的不绝如缕,是每次厄难之后在回民族中必然发生的复兴。

前段时间,我见到一份天主教济南教区发行的报纸《光华》和它的主编肖建国神父,据介绍,这份报纸起步不久,还处在百废待兴中。相形之下,16开72页、印制精良的《济南穆斯林》则显得大气、成熟,博得肖神父的啧啧称羡。虽然,同样从十年浩劫中走出,但为什么济南伊斯兰教可以更早也更积极地投身到文化重建中,原因多方面,仅就回教方面而言:回民是一个血热的群体,这份热血让他们勇于担当信仰与民族的道义,此外,回教所拥有的本土性——悠久历史和深厚民间基础——也让它能更从容地穿越苦难、重振旗鼓。

位于高都司巷拐角处的那座巴洛克风格的主教府从外部看,确实深得欧陆建筑的恢宏华丽之妙,但当我们随肖神父走入殿内,却发现其内部结构破败程度几近坍塌。肖神父解释说,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主教府被作为某工厂的厂房使用了几十年,近年才予归还。当朋友好奇地询问,这里的教友是否也像回教徒一样住在教堂旁边的巷弄中时,神父有些尴尬地说,反倒是周围的人对教堂不太感兴趣。此时,气氛有些冷,一种似水飘萍的身世感升起在我这个参观者心中。身为学者的“文化基督徒”刘小枫先生坦言:“自基督之言传入华土,迄今仍常被视之为外来的异音——与民族性格格格不入的异音。”(《“道”与“言”的神学和文化社会学评注》)这种水土不服的感觉,回教也有。其实,两个有着亲缘关系的一神教几乎同时在唐代传入中国,回教落地开花,在中国孕育了回族,而作为基督教亚述教会(今仍分布在叙利亚、伊拉克等地)一支的景教只留下一块富有考古价值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回教的这种向下根植的特性,让我想起自己身后的这座回民小区,虽然它仍然为破旧、贫困的现实所困扰、为陋习所桎梏,远未臻我们的理想。

Technorati 标签:

2008年7月3日星期四

无声的悲悯

宗教信仰、边缘与主流文化的碰撞一直是纪实摄影师所关注的主题,但依然让我们感到一丝诧异的是,国内的摄影师似乎更关注少数民族生活场景的猎奇,而很少思考诸如“文化消亡、融合”这样的拍摄主题,只有阿富汗冲突区才能体现一个摄影师的追求么?我们周围就有很多应该拍摄和记录的主题,只是被人们熟视无睹而已。

下列照片来自美国摄影师Carolyn Drake以及作家Ilan Greenberg在新疆进行的摄影项目《Becoming Chinese: Uighurs in Cultural Transition(融入中国:维吾尔族的文化过渡)》。Carolyn Drake与Ilan Greenberg的拍摄项目将深入研究这个穆斯林民族将如何面对中国汉族主流文化的影响与压力。
他们获得了2008年度的『Dorothea Lange-Paul Taylor Prize』纪实摄影奖。

Carolyn Drake,美国女摄影师,自由摄影师,驻扎在伊斯坦布尔,曾经入选2006年的PDN30,曾经获得World Press Photo、POYi、NPPA等多个摄影奖项。
Ilan Greenberg,美籍一名自由记者,曾经是纽约时报中亚地区通讯员。

f01afc8082bbcdd7939f41b297b40b33-1773

礼拜时间

0533f9a22f57bc46fc6f0e800340d72b-4329

维吾尔人的成衣店

bb387feee7ed5feef9ba6e1d5e200b23-4412

乡间巴扎、毛驴车、男人背后的女孩

e91dbad863c3cbd6fdd7d89d35ee72ff-2901

乞丐

bae9b771e67ca8a2885e4d9542440a91-2769

47a06728068027f41cc18a9b309c8eda-2343

随着民汉合校,维吾尔的孩子开始和汉族的孩子上同样的课程,黑板上满是汉文。我这个没有母语的回族人开始为维吾尔语这种伟大的语言的命运担忧……

说点话:

镜头是有语言的,那组镜头分明讲述着一个故事。我对这个故事并不陌生,一想到它,我的眼眶就不由自主地湿了。

这些照片让我想起在库车的半日和对雅玛力克山的莫名向往。

我是逃离库车的,

并非受到了什么敌意——

当我戴着回族白帽走在乡间公路上时,一辆载满维族男女的摩的缓缓停了下来,他们以为我是和他们一样回家的路人,向我拼命招手

——是我接受不了眼前的现实:倾颓的麻扎,紧闭的花木门,沉默、萧疏的回城……

站在雅玛立克山的峰顶我俯瞰着那片维族人居住的贫民窟,心中有一种历尽了沧桑无法说出的感觉,也许,最能歌善舞的维族人能唱出这种感觉:

朋友们已经离我而去,

但愿敌人也将我厌弃。

唉,在我寄托了希望的山上,

看不见一只黄羊的影子!

(哈密木卡姆·我在流浪中死去)

Technorati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