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flickr.com
items in Muslim Cultures More in Muslim Cultures pool
图像是另一种记录

2009年12月30日星期三

一粒喜欢哭泣的盐(My poems selected for Modern Poetry Show Of National Minority )

——记于拙作入选“边缘民族现代诗大展”之际

 

文/安然

 

记忆说:/我是盐。/别怨我/撒在你的伤口上。/让你痛苦。

边缘民族的诗歌更应该是盐,我们这些人还有风花雪月的余裕吗?

 

但这样有痛感的文字在主流那里,在功成名就、远离风暴的纯文学那里不仅不受欢迎,还因它敏感的少数民族血统而被审视、被排斥。所以当我接到《独立》诗刊的邀约,寄去诗稿后很快就忘记了此事。

 

在我们这个公民力量开始崛起、对苛政抗议不断的时代,网络成为人民宣泄愤怒与传播理念的虚拟会堂。会堂的热烈气氛令权贵们目瞪口呆、恐惧异常,要引入老一套的“扫黄打非”机制来封堵会堂的入口。即使民间的话语如此繁荣,也少见其中对少数民族民生的关注。我们是草根中的草根,是被朝野共同抛弃的芸芸众生,除了偶尔唤来若干舞女装点一下天朝的晚会,之后的无声无息,就像是没入了夜一般沉寂的边疆。谁在意草是什么心情?

 

因此,当得知自己的诗已入选边缘民族现代诗大展时,这意外的结果带给我的是久违的惊喜。那不只是为一个人高兴,因为当我以一时的、庄严的诗歌举动跃上舞台时,我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所有人。这些人的族群和他们的宗教已被污名化,而作为一名穆斯林诗人要践行“人民的诗人”聂鲁达的箴言:在人们沉默的地方,要有我的声音!

“穆斯林诗人”——这是一顶用荆棘编织成的桂冠,在这个无神论统治的国度里从未有人问津。过去,很多出身穆斯林世家的人并不在意个人的民族身份,他们的作品内容和形式都和自己的民族无关,去掉名字前面的民族标记,和一个普通的汉语诗人毫无二致。这种奇怪的现象曾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勘破个中利害之后则是愈发的敏感与自尊,我不做那样的人。

 

当然,我写得还不够多、不够好。我只是一粒喜欢哭泣的盐,一粒因自己的哭泣在渐渐消失的盐。但总有一天我会与真主的大海融为一体,那是他为我选择的归宿。

 

 

书中插图:

clip_image001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3

 

clip_image004

 

附目录及部分评论:

##CONTINUE##

 

边缘诗歌革命的前兆与预谋

—致大展的一些话/发星

 

作品部份

 

藏族现代诗群

才旺瑙乳作品10首

唯色作品7首

旺秀才丹作品(组诗)

桑丹作品(组诗)

扎西才让作品10首

王志国作品9首

嘎代才让作品9首

白玛娜珍作品7首

刚杰•索木东作品3首

王小忠作品9首

花盛作品7首

雪山魂作品6首

班玛南杰作品(组诗)

云丹嘉措作品2首

卓仓•果羌作品2首

德乾恒美作品1首

王琰作品4首

维子•苏努东主作品(组诗)

久美多吉翻译作品选

瘦水作品10首

 

彝族现代诗群

阿库乌雾作品12首

普驰达岭作品12首

阿苏越尔作品12首

孙阿木作品9首

木确奢哲作品4首

柏叶作品6首

阿卓务林作品10首

阿索拉毅作品(组诗)

阿诺阿布作品5首

鲁娟作品4首

羿子•伊萨作品8首

英布草心作品5首

沙也作品5首

吉尔色尔作品4首

吉洛打则作品5首

吉日莫铁作品6首

所体尔作品1首

嘎足斯马作品(组诗)

发星作品(长诗)

黑惹乌基嫫作品7首

阿说尔日作品1首

阿克鸠射作品(组诗)

罗逢春作品10首

黄鹏作品2首

 

回族现代诗群

单永珍作品(组诗)

马占祥作品(组诗)

孙谦作品(长诗)

安然作品(组诗)

海麦作品6首

王怀凌作品4首

 

台湾原住民现代诗群

(泰雅族)瓦利斯•诺干作品3首

(排湾族)莫那能作品2首

(卑南族)阿勒•路索拉门作品1首

(排湾族)雅夫辣思•纪云作品4首

(卑南族)董恕明作品2首

(布农族)伍圣馨作品1首

(布农族)沙力浪作品1首

(鲁凯族)达卡闹•鲁鲁安作品1首

(鲁凯族)奥威尼•卡露斯作品

(布农族)卜衮•伊斯马哈单•伊斯立端作品1首

(卑南族)林志兴作品1首

 

边缘兄弟现代诗群

(羌族)羌人六作品(组诗)

(普米族)戈戎玭措作品(长诗)

(土家族)陈颉作品(组诗)

(土家族)毛于贵作品(长诗)

(土家族)阿飞作品7首

(傈僳族)李贵明作品(组诗选)

(傈僳族)玖合生作品5首

(傈僳族)艾傈木诺作品3首

(土族)阿霞作品(组诗)

(水族)湄子作品6首

 

评论部份

72座边缘星相大扫描

——2009中国边缘民族现代诗大展点评/西域

 

“半个月亮”爬上来:一个汉族诗人和他的兄弟诗胞/姚新勇

 

目击者对群岛的威胁

——读《独立》15期“边缘民族现代诗大展”专号 /茱萸

 

边缘诗歌大展点评/吴若海

 

边缘力量与民间精神

——以《独立》15期为例论边缘民族现代诗艺术特色/杨荣昌

 

漫谈台湾原住民汉语文学创作

——以原住民汉语诗歌创作为例/张琨

 

原族精神与文化活力/ 发星

 

 

 

经过近两年的编辑准备,近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最大规模的“边缘民族现代诗大展”由发星主编的四川大型民刊《独立》隆 重推出,该专号编入14个边缘民族72个诗人的2万余行诗作,分四个群体版块,特别是纳入台湾的原住民现代诗群,更增加了编辑的大华夏文化史观,它是目前 关注边缘族群现代诗写作以及他们的当下族群个性精神展示的一个良好汇集文本。本专号印量少,愿意赠送部份给关注边缘族群现代诗以及文化的有关研究者与机 构,欢迎索取。另外请入选的作者,将收信地址发来,以便邮寄样刊。联系邮箱:faxin1966@126.com.

现代诗歌从发端至今,无数的诗歌事件、诗歌派别的风起云涌、潮起潮落,都从来没有一次关涉边缘民族(或曰少数民族)的诗歌回眸与展示;从这一意义上 而言,此次《独立》的“边缘现代诗大展”可谓填补这一空白。虽然它的到来有些晚,而由一民刊来做这一事情,本身就说明了公开文学传媒的极度软弱与文学观念 的严重滞后,再一次证明了民刊的伟大以及它们对文学的贡献。

―西域(湖北诗人、青年诗评家)

人们,至少是我,很难解释为什么在西昌这样一个边陲小镇、文化的边缘之地,会诞生周伦佑、周发星这样两个同为周姓的诗歌狂人,会出现《非非》、《独 立》这样两本独异的民间诗刊。无法测量、难以解释,那是我们的事情,而两位“周诗”兄弟则以超人的勇气、过人的坚韧,持续地让明亮的西昌月,发散出诗性的 清辉。我曾经专文分析过伦佑和他的《非非》,今天我试图用向大家介绍发星和他的《中国边缘民族现代诗大展》。

― 姚新勇(广州暨南大学著名诗评家)

边缘民族现代诗是中国诗歌方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们独特的思维、敏锐的触角,呈示了一块异质存在的诗歌世界,在题材拓展、意境营造和诗艺表现等方面,为现代诗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扬荣昌(云南青年诗评家)

由《独立》第15期推出的“2009中 国边缘民族现代诗大展”,是中国新诗史乃至整个中国诗歌史的一个重大事件(近三千年的中国诗歌史上从未有过),也是对整个中国诗界(不论是横向的还是纵 向)的一大贡献,它让我们第一次观赏到中国少数民族现代诗歌的全景性风光。这一点,作为长期处于边缘地带,一直坚持责任、独立、自由的写作原则的诗歌民刊 重镇《独立》杂志以及该杂志主编发星先生是功不可没的。

-吴若海(贵州诗人、诗评家)

那些有着原族文化根性与信仰的诗人们开始依靠另外一种方式为本族精神和血性注入一剂强心剂,他们找到了自己民族的精神图腾、神话传说或宗教神性,并 用血性和激情之火将之熔铸成恢弘的民族史诗。在这些“大诗”里,闯入者目击到的是从未有过的辉煌、壮美和神圣,感知到的是那种不知所措式的震颤;而以组诗 形式构成的大量短诗也局部具有史诗的气质,或者说带有史诗写作式的野心,这些作品也构成了相当持续的阅读冲击力。

-茱萸(上海诗人、青年诗评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原住民精英以汉语书写为策略,从边缘出发,以微弱的发声,打破弱势民族长期喑哑的局面,进行着族群生存的抗争、救亡的叙述。他们努力在文本中挖掘被淹没的族群历史真相,书写当下族群的生存状态

-张琨(四川诗人、青年学者)

由于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裂的文明,所以才造就中国边缘民族中的“神巫蛮野”品质的丰富性与生命性,这也是现代汉语诗歌丰富性的源泉之一。长 期以来,边缘民族的现代汉诗一直是作为汉诗中心的边缘之边缘,是被人们漠视与不尊重的一块诗歌重镇,我们从他们的“神巫蛮野”四大精神品质中便可切入许多 动人的词章,今天《独立》所展示的或许是冰山一角。但这冰山一角也足以傲世并提醒人们了。

-发星

2009年12月22日星期二

前来领赏的同志

 

文/安然

 

以前只知道乔森潘

红色高棉

那是童年里收音机时代的国际明星

小小的我

熟悉他们胜过他们的国家

朦胧的我

也清楚他们是中国的同志

 

多年后有了一次迟到的审判

人们听说了那个神秘的波尔布特

和那场染红高棉的大屠杀

 

如今统治那个国家的人装着一只假眼

我知道

过去他也曾是波尔布特的同志

 

波尔布特的故乡就是够狠

把二十个骨瘦如柴的人送来领赏

 

clip_image002

##CONTINUE##

参见热推一枚:

“六千万美元维族人”事件,谁都觉得耻辱:柬人觉得被施压了,维族人觉得回去是死刑,汉族民族主义者认为用12亿美元去换20个人是无能,其他人觉得这不是人肉交易吗?一下子能激怒所有人,我很佩服。http://is.gd/5wisR about 11 hours ago

2009年12月8日星期二

致昨日的情人(外一首)

 

安然/文

 

那一夜

你是我的雕花酒杯

那蜜一般的小人儿

让我宿醉一场

 

这一夜

你是远是近、悬飞何处

隐映的风筝啊

系我一生心怀

 

 

 

想念

 

昨夜

鲁米说

听我奉劝一言:

暂时抛却忧伤,

谛听福佑如何丰盛地掉落在你的身周。真主。

啊,真主

清晨你的仆人没有起床

他在寂寞的梦中想念这个古尔邦

他的灵魂像安达卢斯前朝的

阿兰布拉宫一样美丽

又颓废

寂寞继续统冶这个冬季

 

Eid-F2

2009年12月1日星期二

胡女何辜

 

文/安然

 

深夜孤寂无眠,找来一本清诗选闲翻。每每于落寞时爱读明末清初的遗民之作,常觉心境相近。那些身遭易代之变的人明知新朝张网以待的政治迫害,还是执着地曲意诉说心中的身世情怀、亡国隐痛。彼所不能释怀者,为汉家故国;今吾铭心刻骨事,乃无忘穆族。

 

一故人自西域来,言及旅车见闻,曰每经一站,皆可见一背琴长者率若干胡女离车而去,卖艺他乡。同是汉地飘零之客,余有凄然之色。故人见之颇有不屑,讽曰:那族性耽歌舞,自古如是,何必为之多余忧怀。余默然。

 

 

clip_image002

 

余闻此自标高格之道德审判多矣。

 

不错,西域歌舞自古就流传中国,公元八世纪白居易写《胡旋女》时,就记录下了这一脉相承、顽强延续至今的以且歌且舞为最大特色的乐种:

 

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

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

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这段如在目前的生动描写成为今日述及新疆歌舞的渊源传统时必要征引的名句。可我更看重白居易同时代的一位比他的名气小得多的诗人为异族舞女所写的另一首作品——《胡腾儿》,同是写罢那令人惊叹的旋转,诗人对离失故土的胡女一句关情又忘情的发问,让我每当读至,就不由自主地感慨系之:“胡腾儿,胡腾儿,家乡路断知不知?(李端《胡腾儿》)”从古至今,有多少无名无姓的胡旋女、胡腾儿将青春抛洒在异乡的繁华里,伊人的红汗交流、热情四射却何曾换来过大漠苍凉的一丝一毫的改变?!达官显贵、巨商富贾从这些下层的可怜人身上获取一时的淫乐,只视她们为可供驱使的玩偶。相形之下,李端的同情超越了他的时代、他的族群,在向以华夏为正朔、斥胡虏为犬羊的语境里十分可贵。

 

灯下蹉跎,时过五更,偶翻出赵翼的一首小诗《赠当筵索诗者》。此诗虽不如他的那首“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脍炙人口,却另有一份真情动人。诗歌也是从佐宴歌女的美好,写至彼等的无奈与悲辛。录此,惟愿今人可将此恻隐之心突破种族藩篱,成就普世之爱:

 

盈盈十五出堂来,妙转歌喉劝客卮。

也是人间生活计,老夫和泪写胭脂。

 

其实,我知道这最后的美丽希冀有多苦涩、微弱,可亡族之人更复何言。或许真的像鲁迅所言,文学是生活余裕的产物,表现了一民族的文化。为日益险恶的环境和生计日蹙所迫,自己的文字往往力不从心,有枯竭的痛感。即使有意为民族继续写下去,此时的我也只有更多的落泪、更多的挣扎与疲惫。由此,也更能体谅那些无助的歌女:生命如此地值得珍惜,却又如此卑贱,如此脆弱,完全地无从把握。这种悲凉又真切的感受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歌吟,而是落于吃人的人间后,在生与死徊徨过后,才有的切肤之痛。

 

愿天涯胡女早归故乡。

愿真主的慈悯、援助早日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