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flickr.com
items in Muslim Cultures More in Muslim Cultures pool
图像是另一种记录

2008年7月19日星期六

(诗歌)水晶之夜

night



##CONTINUE##

文/安然

阿克苏的女人在梦乡

市场的欲望之手止步的地方

破碎的水晶之夜

魔幻的水晶之夜

身边的川人听到的是嘉陵江水的涛声

姑娘的花房人去楼空

门口睡着那条懵懂的老狗

她没有远嫁

却已是人妇

留下村中的鼓手泣诉在戈壁边上

忘记我吧

正如忘记那些为安拉牺牲的人

他们的灵魂在天堂

我的肉身在地狱

天堂与地狱

一样痛苦

因为水晶之夜的黎明

永不到来

Technorati 标签:

2008年7月10日星期四

文学短讯:《腐败者》

《读书》杂志今年第七期上刊登了林丰民先生的文章《生命中无法承受的腐败》,介绍了阿拉伯世界一位著名作家塔哈尔·本·杰伦的长篇小说《腐败者》。这部小说反映的是发生在摩洛哥一名小官吏身上但又具有全球性的腐败问题,作者对阿拉伯人生活的熟悉使得描写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并凭借这部小说荣获地中海文学奖,之前作家已获得过法国的龚古尔文学奖。塔哈尔·本·杰伦是最有希望再次折桂诺贝尔文学奖的当代阿拉伯作家,被阿拉伯文学批评家寄予厚望。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拉伯作家是埃及的马哈福兹。

林丰民先生长期致力于阿拉伯文学的研究和向中国人的引介,这里向他致以敬意!

(安然)

Technorati 标签:

2008年7月7日星期一

《济南穆斯林》与一座回民城关的记忆(下)

安然/文

南方的暴雪让2008的年初就隐隐透出一丝不祥之兆。

这座城市的晚报上登出一条不动声色的短讯:位于市中心的趵突泉公园计划西扩,欲将一座废置多年的道观纳入其中。而这座名为“长春观”的建筑很遗憾地坐落在回民小区腹心地带的楼群中,为此,回民小区要付出的代价就是丧失自己的半壁河山。被腰斩的回民小区必将虚无化。虚无的阴影不只停留在物质层面,更殃及附着在物质之上的精神。因为回民小区不单单属于它的住民,更对全城的散居回民起着宗教、文化、饮食生活的核心、纽带作用。失去这座回坊,回族人将失去的是表述其在这座城市存在的空间,割断的是他们与故土世代相依的延续感。

我曾天真地以为在济南的大地上有我的根系,可新潮的城市改造运动要将其无情抹杀。胡同一条条消失了,历史文化名人的故居也一座座倒下了,中国城市的面孔长得越来越西化。用否定历史、否定文明的方式换取现代化已被更多人斥为不智之举。当中国之上的许多回民城关消失于推土机坦克般的轰鸣声中时,济南应该庆幸还有这么一座历经风雨、得以孑遗的回民聚落存在,难道我们非要在共处了几个世纪后走到相互遗弃的地步?!

一个有着多种多样人群的城市才是有活力的。按照交往理论,这些人群之间,既需要方便地交流,也需要有效地区隔。因为没有区隔也就没有多样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回民小区”这样一个独特的城市社区,就像众多欧美名城中存在的“唐人街”、犹太人区一样是有价值的,它是一个城市多样化、丰富性、宽容度的生动体现呀!

赞主清净!笔走至此,我已想落泪,我已尽了一个回族写作者代言的责任,未来交托给真主,祈求他赋予我们的城市长官以智慧,也祈望《济南穆斯林》传承有序,还能在未来有个像样的家。

阿敏。

street

Technorati 标签:

2008年7月6日星期日

《济南穆斯林》与一座回民城关的记忆(中)

安然/文

当一些人生而为回,过着更隐秘曲折的内心生活,他们有时会追问“命运”——那是一条从黑暗的历史深部向未来流淌的河——回望过去就无可避免,如同占卜必先问清八字。

但谁又能说得清回民的历史?大汉的经传对贱民的世界不屑一顾,偶有提及,只言片语中也多恶谥。对此,我们也不必过多抱怨,因为历史本来就是带有偏见和力量的自私叙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出现了回族人自己的现代史学著作——金吉堂的《中国回教史研究》,而那位开封人、著名史家白寿彝先生是回族史的集大成者。先贤描绘出了历史的大体框架,《济南穆斯林》多年来刊登的那些回忆性文章则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东部回民日常化生活场景的认识。

这并不是说《济南穆斯林》的稿件质量是令我满意的。实际上每期杂志都有“教门八股”在滥竽充数——满篇堆砌着似通非通的经训翻译,惟独不见文章主人的独立思考,而且还要硬塞进几篇党媒的官样文章以示天恩浩荡……但对于这样一份挣扎在夹缝中、无力支付稿费的民族刊物,我们还能有多少奢望与苛求呢?

尽管如此,我对这份刊物在心中还是有期待的。因为有一个人的文章,我必读。作者是一位老人,在济南的回民中学服务一生,晚年担任了《济南穆斯林》的主编,我常带着几分敬意地称呼他“马明老师”。他以众多笔名书写的济南回族文化史、经济史、宗谱研究的文章,不仅具有向出现文化断层的回族民众普及穆斯林常识的价值,而且,启迪了济南回族中的文化人开始有意识地记述、保存自己的历史,为后人了解回民族在济南存在过的历史形态提供了可能性。

我也通过《济南穆斯林》的一期杂志读到族中长辈所撰的《济南崔姓回族宗谱初探续》一文,那些看似早已失落的陈年像海蜃般重聚呈现,令我得以跨入时光的长隧探望那些销声匿迹在大历史中的亲族。何处是我家,从西关到北大槐树,再远至黄河岸畔的崔家堤口,逆着祖先推小车一路叫卖的足迹,我寻到的是一种可以触摸、能够想象的亲情,也意外发现了一座未曾亲近过的情感与文化上的回坊。

从2003到2006的四年间,在马明老师的主持下,《济南穆斯林》编辑部先后整理推出了《济南伊斯兰教文集》、《济南伊斯兰教碑刻笺注》、《济南回族家谱选辑》、《济南伊斯兰教史》等一批颇具史料价值的书籍。一场回民内部的地方性文化运动似乎也发展到了它的极致。

editor

马明老师在座谈会上

Technorati 标签:

2008年7月5日星期六

《济南穆斯林》与一座回民城关的记忆(上)

magazine

安然/文

在这座城市,回民是被遗忘的少数人。虽是少数,也有十万之众。我有一本图说济南老街旧巷的书,叫《济南乎》,文字、摄影都有诗情画意,书中有一篇文章以“新月星空”做题专写今天回民小区的前身——西关。不知老西关是否真的像“新月星空”一词形容的那般浪漫,但这块回民聚落上的人和事确有耐人寻味的不凡之处,比如转眼已创刊十年的《济南穆斯林》。我将明清之际的山东学派、民国初年的成达师范和今天的《济南穆斯林》解读为从古至今生活在济南乃至山东的回教学人取得的三次标志性的文化成果。这三次成果的先后出现反映了一个和而不同的坚韧传统在四百年间的不绝如缕,是每次厄难之后在回民族中必然发生的复兴。

前段时间,我见到一份天主教济南教区发行的报纸《光华》和它的主编肖建国神父,据介绍,这份报纸起步不久,还处在百废待兴中。相形之下,16开72页、印制精良的《济南穆斯林》则显得大气、成熟,博得肖神父的啧啧称羡。虽然,同样从十年浩劫中走出,但为什么济南伊斯兰教可以更早也更积极地投身到文化重建中,原因多方面,仅就回教方面而言:回民是一个血热的群体,这份热血让他们勇于担当信仰与民族的道义,此外,回教所拥有的本土性——悠久历史和深厚民间基础——也让它能更从容地穿越苦难、重振旗鼓。

位于高都司巷拐角处的那座巴洛克风格的主教府从外部看,确实深得欧陆建筑的恢宏华丽之妙,但当我们随肖神父走入殿内,却发现其内部结构破败程度几近坍塌。肖神父解释说,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主教府被作为某工厂的厂房使用了几十年,近年才予归还。当朋友好奇地询问,这里的教友是否也像回教徒一样住在教堂旁边的巷弄中时,神父有些尴尬地说,反倒是周围的人对教堂不太感兴趣。此时,气氛有些冷,一种似水飘萍的身世感升起在我这个参观者心中。身为学者的“文化基督徒”刘小枫先生坦言:“自基督之言传入华土,迄今仍常被视之为外来的异音——与民族性格格格不入的异音。”(《“道”与“言”的神学和文化社会学评注》)这种水土不服的感觉,回教也有。其实,两个有着亲缘关系的一神教几乎同时在唐代传入中国,回教落地开花,在中国孕育了回族,而作为基督教亚述教会(今仍分布在叙利亚、伊拉克等地)一支的景教只留下一块富有考古价值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回教的这种向下根植的特性,让我想起自己身后的这座回民小区,虽然它仍然为破旧、贫困的现实所困扰、为陋习所桎梏,远未臻我们的理想。

Technorati 标签:

2008年7月3日星期四

无声的悲悯

宗教信仰、边缘与主流文化的碰撞一直是纪实摄影师所关注的主题,但依然让我们感到一丝诧异的是,国内的摄影师似乎更关注少数民族生活场景的猎奇,而很少思考诸如“文化消亡、融合”这样的拍摄主题,只有阿富汗冲突区才能体现一个摄影师的追求么?我们周围就有很多应该拍摄和记录的主题,只是被人们熟视无睹而已。

下列照片来自美国摄影师Carolyn Drake以及作家Ilan Greenberg在新疆进行的摄影项目《Becoming Chinese: Uighurs in Cultural Transition(融入中国:维吾尔族的文化过渡)》。Carolyn Drake与Ilan Greenberg的拍摄项目将深入研究这个穆斯林民族将如何面对中国汉族主流文化的影响与压力。
他们获得了2008年度的『Dorothea Lange-Paul Taylor Prize』纪实摄影奖。

Carolyn Drake,美国女摄影师,自由摄影师,驻扎在伊斯坦布尔,曾经入选2006年的PDN30,曾经获得World Press Photo、POYi、NPPA等多个摄影奖项。
Ilan Greenberg,美籍一名自由记者,曾经是纽约时报中亚地区通讯员。

f01afc8082bbcdd7939f41b297b40b33-1773

礼拜时间

0533f9a22f57bc46fc6f0e800340d72b-4329

维吾尔人的成衣店

bb387feee7ed5feef9ba6e1d5e200b23-4412

乡间巴扎、毛驴车、男人背后的女孩

e91dbad863c3cbd6fdd7d89d35ee72ff-2901

乞丐

bae9b771e67ca8a2885e4d9542440a91-2769

47a06728068027f41cc18a9b309c8eda-2343

随着民汉合校,维吾尔的孩子开始和汉族的孩子上同样的课程,黑板上满是汉文。我这个没有母语的回族人开始为维吾尔语这种伟大的语言的命运担忧……

说点话:

镜头是有语言的,那组镜头分明讲述着一个故事。我对这个故事并不陌生,一想到它,我的眼眶就不由自主地湿了。

这些照片让我想起在库车的半日和对雅玛力克山的莫名向往。

我是逃离库车的,

并非受到了什么敌意——

当我戴着回族白帽走在乡间公路上时,一辆载满维族男女的摩的缓缓停了下来,他们以为我是和他们一样回家的路人,向我拼命招手

——是我接受不了眼前的现实:倾颓的麻扎,紧闭的花木门,沉默、萧疏的回城……

站在雅玛立克山的峰顶我俯瞰着那片维族人居住的贫民窟,心中有一种历尽了沧桑无法说出的感觉,也许,最能歌善舞的维族人能唱出这种感觉:

朋友们已经离我而去,

但愿敌人也将我厌弃。

唉,在我寄托了希望的山上,

看不见一只黄羊的影子!

(哈密木卡姆·我在流浪中死去)

Technorati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