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flickr.com
items in Muslim Cultures More in Muslim Cultures pool
图像是另一种记录

2009年6月28日星期日

升起在韶关之上的种族迷雾

 

安然/文

“从来不知道楼有这么高,从来没有见过火车……如今,却要坐火车到千里之外的“大城市”当工人,这对于数百名疏附县农民来说有点像做梦,但如今梦就要变成现实了”……

 

1

 

《新疆都市报》在一篇官样文章里极力渲染着一个为南疆贫穷女孩敞开的都市梦,可血色的韶关事件不仅染红了这个梦,甚至成为某些生而卑贱的廉价劳动力的生命终点!那些客死异乡的孤魂是否有过一个共同的花一样的名字——“古丽”?维族女孩中重名的现象严重,如果仅凭名字,你无法区分她们。但那些世世代代生长在大漠深处、寂寂无闻的“古丽”,只要见上一面,你就无法忘怀,那惊艳的记忆多少年也无法在脑海里变得模糊、平淡……也因此,这一突如其来的事件格外牵动我的心。

官方和民间几乎同时在网络上推出了两种不同版本的故事介绍,官方新闻简报的语言一如既往的平静得令人发冷——为了可以碾压一切的“大局与稳定”——它拒绝透露死者的性别、民族信息,死者此时只是一两个微不足道的统计数字,无论他或她生前曾有过多么鲜活的生命形象,在政治考量中都可以忽略不计!而那些“民间见证者”的爆料则是新闻的升级版,在情节上更是具有新闻所无的出神入化的艺术魅力!经过一番苦大仇深的控诉,事件中的汉族工人都成为了“反抗异族压迫的斗士”,他们是“忍无可忍”的,打死人即使不能算作“正当防卫”也是“情有可原”!只是文章作者的文字表现力太强,反而显得不太真实了——即便这些杀人者,人人都算是根正苗红的“大汉苗裔”,但民工的平均写作水平有多高,人们还是有常识的。仓促之间就能拿出这么一篇各种元素齐备的“惊悚小说”?这实在有点侮辱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中国网民的智商!但有些人的智商和视力确实在此时有了明显的退化,只因冲突双方的民族身份不同,只因主流话语对于那些在这场悲剧中不幸罹难者的母族长期的政治抹黑、人格诋毁,有些人开始任由人性之恶肆意施展自己的语言暴力——“恶行、小偷、妓女、抢劫犯、强奸犯、新疆佬、二代日本鬼子(问题的性质越来越严重)”——什么话不堪入耳,他们就选择什么作为攻击的武器,“大汉民族”在毫无还手之力的弱者面前,完成了难得一见的空前团结……可喜可贺!

网络上人们对民主、自由问题已无太多的争议,但一起韶关事件却像试金石一样测试着人们对于自由、平等、博爱——这些耳熟能详的民主社会的价值观——的真诚态度。假如那些爱自由的人们不能做到不分贫富、地域、种族的平等,那么,他们将永远无法摆脱威权分而治之的思想桎梏,他们将永远成为稳定策略下的一颗颗无辜也无知的棋子。请不要选择性失明,请不要隐藏那为异族人争取道义的高贵良知。不要与你的部族的见识保持一致,与那个精神上更大但数目上仍少的世界保持一致吧,这曾是美国的良心苏珊·桑塔格对人们的吁求,当美军在阿布格莱布监狱制造虐囚事件时,作为美国人的她不仅在媒体上进行了公开地抨击,而且对战争背后的美国暴力文化做了严厉的批判与反思。

 

3

 

那些被运到珠三角填补“民工荒”的维族女人不是入侵者,更不是利益的争夺者,他们的族人曾经反对过将这些本应在当地结婚生子、繁衍种族的适婚女子运走,可他们的反对被深深压制在底层,微弱得近乎于无声。2008年奥运前夕,在和田一座巴扎里还曾为此爆发过一场以女性为主的抗议集会,但迅即遭到无情的镇压。我那时保持了耻辱的沉默,我知道那些难以启齿的事情,但恐惧像魔鬼一样一次次劝说我放弃……

但当流言再次袭来的时候,我知道这些玩具厂里的维族女工怕是又一次成为了挑动民族矛盾的“政治玩具”,中国不高兴就会挑动种族的神经,这已成为惯例。还要沉默多久,还要面对多少血迹,为什么只能旁观牺牲,而不能接受被惩罚、被孤立、被打伤、被杀死直至被轻蔑的风险?

我决定向那种被大多数人的恐惧合理化了的残暴和压制提出自己的异议!

 

2

 

附相关报道:

http://woeser.middle-way.net/2009/06/blog-post_27.html

Technorati 标签:

2009年6月24日星期三

鲁迅很低俗?(Is Lu Xun vulgar too?)

我说“鲁迅喜爱裸女画”,有人质疑,那我只好掉一下自己的书袋。据林贤治先生研究鲁迅生平与思想的《一个人的爱与死》一书所载:

“他喜欢裸女画。”这个“他”当然是指鲁迅,这不应当再有疑议了吧。

鲁迅居室的妆台上方放置的三幅木刻里,有两幅便是裸女:一幅《夏娃与蛇》,一幅《入浴》。“两幅木刻,都是他所爱的英国画家比亚兹莱式的,纤柔,神秘,而更富于原始爱欲。”

比亚兹莱(Aubrey Vincent Beardsley)是19世纪英国插图画家,他的画风精致巧丽,不无色情、病态和恐怖成分。

比亚01

这位比亚兹莱在当代中国的大小卫道士眼中是否也是“很黄很暴力”呢?

自黄宗英在报上披露五十年代毛泽东与罗稷南一段关于鲁迅的对话后,当下的人们就会在各种微妙时刻谈论起“假如鲁迅还活着”的话题。当年毛太祖给出的“标准答案”是“要么被关在牢里继续写他的,要么一句话也不说”,这番话真是很能彰显大独裁者的风范。我猜想假如先生今天还活着,他一定会在自己的博客上撰文反对官方在网络上强制推行的“反低俗运动”,而且会像当年他嘲笑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一样的行文幽默辛辣。他会指出,低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虚伪;广阔的互联网并不怕低俗的寄居,怕的是文化专制主义的占领;自由永远是互联网的第一要义!

2009年6月19日星期五

支持谷歌中国,支持信息自由传播!——Support Google.cn, Against chinese Information censorship

当局此时使出“互联网举报中心”这一中国功夫网(GFW)属下的反低俗打手对google发难,醉翁之意并不在于什么低俗与色情,更非“关怀下一代”这样一些虚情假意的陈年套话所能解释。在民众接受信息之前,设置重重关卡进行限制与过滤,无论给出的理由是多么堂皇正大,也都藏不住专制主义者千方百计进行信息审查(Censorship)的私心。

天朝的当权派具有伪善与实用主义的双重性格。

一、谴责别人低俗,就是为自己正名、贴金。

clip_image002

通过不断发动以反低俗为名的新礼教运动,就可以让体制从近期的习水官员嫖宿幼女案、邓玉娇案、昆明小学生卖淫案和有关深圳高官情妇的种种烂污丑闻中金蝉脱壳,既堵住了别人的嘴,又洗白了自己,何乐而不为?这是伪善者的小聪明、小把戏,也是惯用的伎俩。已经从中国的政治风云中练就了脑筋急转弯功夫的小老百姓,当然会反思街头开设的一家连一家的“雄风梦幻城”都是何人在光顾,为什么现实中的“低俗”可以生意兴隆,成为受保护的重要的娱乐产业,而一无钱来二无权的平民百姓就一定要在自家的电脑前目不斜视,清心寡欲到思无邪的地步?!

据说,在鲁迅的书房内常年挂着裸女画,以中国的互联网审查官员的眼光,这是否也算是低俗的一种?如果不算,为什么同样在自己的屋子里看裸女,鲁迅先生就有免罪的特权,而网民们的不宣之密就是一种必须要被干涉、取缔、攻击的罪恶?!

鲁迅说过的“礼教杀人”的话言犹在耳,新一代的卫道士就迫不及待地继承了祖宗伪善的衣钵。

二、制造新的舆论热点,转移人们视线,为成为众矢之的的绿坝软件解困。

以新的丑闻掩盖旧的丑闻,是将实用主义的统治策略发挥到了极致。

clip_image004

看人家日本当官的见美女的反应才正常,表面上道貌岸然的人,私下里却不知道怎样的男盗女娼!

2009年6月10日星期三

被诋毁与曲解的“圣战”

 

安然/文

 

当我将聚集在兰州小西湖一带艰难维生的城市流民暴力反抗城管打压的行动称之为“圣战”时,是意在为这批从西北乡村流入都市的东乡族、回族民众的行为赋予一种合法性与神圣性。当“法制”只垂青于权力与金钱,只是一张权贵集团专有的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VIP,而不再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保证时,受损害、被无视的一群有权求助于宗教和道德,诉诸一种授权我们藐视国家法律的更高法律,它将为弱者的不得已的斗争进行无罪辩护。

伊斯兰就是这样一个为弱者辩护的宗教。

“迫害比屠杀更恶劣。”(《古兰经》2:191)

“你们应与他们战斗,直到迫害终止,宗教是为了安拉。”(2:193)

“你们有什么理由不在安拉的道上为那些老弱妇孺们战斗呢?”(4:75)

在媒体话语普遍将“伊斯兰”与“恐怖主义”连读的这样一种舆论氛围里,有必要重读文本意义上的伊斯兰原教旨对于为安拉而战也即通常所说的“圣战”的界定。从中可以读解出穆斯林坚持的圣战权利是一种自卫性质的抵抗,没有进犯、没有迫害,便不能引发“圣战”。那些出于压迫和羞辱整个民族的目的,将穆斯林的圣战权利诋毁为一种没有道德内容的暴力本性的人忘记了,连一向强调忠君观念的儒家也宣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城管视回民如土芥,回民当然视城管如寇仇了。

906081954031002--ss

我并不否认有些穆斯林走在了错误的道路上,基于不必要、不合理的仇恨,滥用也亵渎了圣战之名。

譬如,巴基斯坦塔利班将自己在一个伊斯兰国家里发动的内战美其名曰“圣战”,就很不得人心。

由于人类共同的价值观,我们不分种族地肯定那些具有道德勇气、敢于向不合理说不的榜样,比如民间对沪上刀客、土家阿娇已有的公论。但是,也有人在穆斯林论坛逆潮流而动,站在权力一边指责、中伤甚至是漫骂起而抗暴的回族人。虽然这些人也很是勇敢,却只会像恶棍、打手一般引发人们的反感与抵制,因为他们的言行与民众基本的道德准则是根本对立的。

这次事件中,那些负责在网络上引导舆论的人不明智地叫嚣,让我想起前不久在《中国不高兴》中看过的一篇文章的观点,以策士自居的作者暗示政客们应将中国社会存在的对腐败、不公正的“内政愤懑”转移为对外的仇恨民族主义思潮。作为颇受赏识的一本“政治教科书”,网特们显然是在开展认真学习、努力实践此书提供的“不高兴”理论的“系列活动”。

 

附:03年穆斯林志愿者曾为小西湖一带的城市贫民家庭子弟举办义学……

20031229110354 

20031228213028

 

 

 

 

20081208_4825fc15541513cbba400x9odZ6tYZye

 

 

Technorati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