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flickr.com
items in Muslim Cultures More in Muslim Cultures pool
图像是另一种记录

2013年11月15日星期五

读艾•辛格小说




文/安然


“天地把存在过的一切都消灭殆尽,化为尘埃。唯有那些清醒时做梦的梦想家,透过稀疏的网唤回昔日的幻影。”

——1978年,瑞典文学院在给艾•辛格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的第一句话



在土里寻绣鞋的男子
你可曾找到你心上的白面包黑面包柳叶眉杏仁眼?

那一夜
那列废弃已久的铁皮火车
怎会出现在那个空无一人的荒野小站
小说中的人物涌向我
面带菜色的哈希德派抄经人告诉我
他们斋戒的时候多,吃饭的时候少
我还记得那篇寒冷的《一次演讲》
我还记得那句心碎的
“比内莉,我绝不抛弃你”

子夜无声
意第绪语痛哭失声
猛回头
站外一支马队若隐若现
我识得那匹高头大白马
我会唱那首陕花儿
“刀刀儿拿来头割下
不死还这个唱法”
可我不唱

失语的世界里
歌手不为聋子演唱
依旧在盲目的恶人中间徘徊
依旧郁积着足以致死的沉默
谁知道
多少绣鞋在路上
多少头颅掷他乡

村外的读经房
夜火微明
前朝的竹青长袍在门外
自饮下孔雀胆
他也便是《遁世者》





我读的那本书叫《艾•辛格的魔盒》,可当我用“艾•辛格”这个名字去网上搜索时却找不到我所要找的那个老头儿。虽然他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但他在中国并不知名。我不得不再加上一个关键词“诺贝尔”,才终于在维基百科上找到这样一段简介: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1902年11月21日-1991年7月24日)出生于波兰的美国籍犹太人作家,使用意第绪语写作,短篇小说家,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深刻描绘波兰和美国的犹太人生活。

不久前,当爱丽丝•门罗获奖时,有评论家说诺贝尔文学奖终于青睐短篇小说了。其实不是。早在1978年他们就青睐过。

《遁世者》和《一次演讲》是书中留给我很深印象的两篇小说。《遁世者》刻画了犹太教中的一个“游方僧”,这个文学形象让我联想到伊斯兰教的一些“苏菲”(神秘苦行主义者),苦行既是为生活所迫,也是一种修行与传道的方式。另一篇小说《一次演讲》中的“比内莉”是一个逃出集中营的女子。冬夜里,她和她的母亲在车站守候一位应当地侨民组织邀请前来演讲的意第绪语作家。火车晚点,其他欢迎的人们都离开了,惟有这对贫病交加的母女坚持留了下来,比内莉的母亲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比内莉,我绝不抛弃你”是作家的动情之语,也是全篇的点睛之笔。

艾•辛格无法抛弃一种行将消逝的文化。意第绪语曾在东欧的犹太人中间使用。当这个族群为法西斯所毁,流亡到一个英语国家的艾•辛格却坚持使用意第绪语写作。他用自己的坚守宣告:法西斯再强大,也终究没能摧毁一个族群的记忆。这种坚守体现了人类的尊严。